真光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10学年真光幼儿园第二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真光幼儿园 2011.06.30 ?次阅读

2010学年真光幼儿园第二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本学期,我们小班级组围绕大教研归纳小结策略运用的研究再细化研究点,从年龄特征角度入手,研究符合小班归纳小结的语言组织,提高教师语言运用的能力。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教研感悟。
一、减少哕唆重复的教学语言,增加语言的简洁性。
案例学习:老师组织活动“5的形成”。A老师出示4只小鸭,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4只小鸭的形态,再让孩子数,看有几只小鸭。接着,又出示另外一只小鸭,同样是一段“美的语言表述”,最后才让孩子说出“又来了一只小鸭,4添上1是5。”这过程一共用了8分钟。另外一个B老师也是出示小鸭,她边出示边简单生动地讲:“今天天气真好,小鸭都来散步了,呷呷呷呷,摇摇摆摆地来了几只?哎,等等我,谁在叫?你看,又有几只小鸭来了。”接着,B老师便开始启发幼儿说出:“4添上l是5。”这过程只用了3分钟。课后效果证明,B老师班的孩子学习兴趣浓,真正掌握了5的形成,而A老师班的孩子则觉得故事好听,对5的形成一点都不理解。教师教学语言哆唆重复,既容易使幼儿内心茫然,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又抢夺了本应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还容易干扰幼儿的记忆和思维活动。
那么,如何使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而不拖泥带水呢?首先,教师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行,想想是不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想想这样的重复对教学的进展和幼儿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
经验告诉我们:语言越是哕唆,就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其次,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字如金,简约含蓄。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等是幼儿教师使用语言时必须遵循的一个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的句子不宜过长,复合句和并列句不宜过多,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做法有:年轻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全过程,课后进行微格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的不足;也可以请同事课上专门记录自己的教学用语,课后一起进行语言会诊。
二、避免呆板乏味的教学语言,显现趣味性
在实践活动《小猫过生日》活动中,姜老师以游戏情景贯穿活动,运用了一些有趣味的语言描述情景过程,如:“哎呀,糟糕,停电了。”“小猫过生日,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客人们还带来了礼物,可是停电了太黑了,只能看到礼物的一个黑影子,我们一起帮助小猫把这些礼物找出来好吗?”孩子们在老师情景语言下积极投入活动找影子配对,不亦乐乎。
教师希望通过情景演示让孩子感受到影子的乐趣,针对幼儿特有的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特点,教师要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描述过程,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幼儿园教学中,依循教材的浅显性、启蒙性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注意思考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具体知识、形象语言。
三、不要有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
冷场是教师教学语言含糊不清人为制造的尴尬——宝贵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焦虑和幼儿的不知所措中无情地流逝。“小朋友,你们猜猜,今天我请来了谁?幼儿往往是没有目的的瞎猜一通,当老师感觉幼儿的猜想走出轨道时,才告诉幼儿“我请来的是小白兔”。其实,老师请幼儿猜的提问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可以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的,类似这样的语言可以不必在教学中出现。
教师对每次教学活动的总目标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分目标要洞若观火,才能在教学中不随意拔高或降低问题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也才能紧扣目标。其次,教师要从幼儿的立场来推敲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再次,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来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幼儿的逻辑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表达的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教师需要有情感性的教学语言, 少寡淡冷漠
教学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一种情景:老师提一个问题,紧接着说:“能回答的小朋友请举手!”立马小手如林,孩子们的目光追随着老师,身体跟着老师打转.小脚不由得随老师挪动,恨不得老师一喊就喊到自己的名字。甚至会有一些憋不住的孩子,抢先说起来。可是当孩子们如此热情合作时,老师又会冷不丁地大吼一声:“我喜欢让坐得好的小朋友来回答!”这种前后迥然的态度往往会令孩子们措手不及,高涨的热情也会被老师兜头一盆“冷水”泼得荡然无存。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幼儿一般都有期望得到教师“爱抚”的心态。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组织教学,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幼儿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幼儿发出的请求和需要的信息。 一方面,教师通过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这些情感,从而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中,直接体现出情感色彩,以表达对幼儿的尊重、关爱等态度。因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与幼儿的接触来交流感情,使幼儿通过与教师、同伴、环境等之间的互动,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
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它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教师要追求形象生动、准确精当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亲和力;也要追求行云流水、富有语调变化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感染力;更要追求情感丰沛、真诚动心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震撼力。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真光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4.02 08: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