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专题小结:共同走入科研
——记“怎样开好家长会”科研写实
真光幼儿园 2010.11.05 ?次阅读

专题小结:共同走入科研
——记“怎样开好家长会”科研写实
张莉洁
2007年9月,我园以开展做好家长工作为核心之一,以科研方式发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以往我们的科研工作只是落实在几位教师身上,这次,全园教师一起参与,着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们就怎样做好写好课题中问题提出的部分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1、茫然进入课题。
刚开学,园长曹老师就提出:家长工作也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工作的效应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做好家长工作是一门艺术。其次,科研在我们幼儿园是起步阶段,前两年是由几位老师来承担的,现在,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学着做科研,做研究型的教师。在领导的大力宣传下教师们知道了要成立课题小组,每个人要参与课题的研究,但是怎样进入课题?写什么?大家都是不清楚的。
2、学写案例。
围绕哪个方面些?写什么?这是摆在当务之急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以开学时候开的一次家长会为契机点,每次家长会之后,老师们都会写对本次家长会效果的反馈,就以这次反馈我们进入了课题的研究。
以前,我们曾请朱培芳老师来讲座《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认识》,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叙事研究,也曾经学着以叙事的方式写案例,这次我们就沿用了这一方式,以案例形式写第一次的反馈。教师们都说:“这怎么写啊!”不管怎样大家都提起笔,第一次的案例有《家长会反馈》《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二班家长会反思》《2007年中一班家长会反馈》等都是类似于这样的题目,从内容上大部分写的是“以往家长会存在什么问题、本次家长会采用的组织形式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解决了什么问题、效果怎样”。这些都是教师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写的,不知道是否正确,想象当中应该是全面具备了。
尔后,我们请来了朱老师,将这些案例给她看,请教她指点。朱老师看完了之后,首先肯定了我们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她给我们指出了这样两个方面:1)案例标题要更改。以案例形式写家长会的反馈,标题不能生硬,要给人以一种想阅读的感觉。2)内容上抓住某一个方面写,要写具体。我们教师写的内容包括很多,又是存在问题、又是组织形式、还有以后要怎么做,涉及的点过多了,教师们只要抓住某一个方面说透,写具体例子就可以了。
于是课题组成员将朱老师的意见带到了教师们中,大家开始了第二次修改。
3、反复调整。
当听到要修改先前的案例时,有教师就在发牢骚:“改什么,我们不是写得蛮好的吗?”“就是,写好了还要改,很烦的,我们又不会改。”听到这些话,园长课题组成员理解老师的想法,但是没有放弃对老师指导宣传工作:“科研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是陌生的,科研工作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次就成定局的,它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反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老师要准备好这种反复的心理,大家要耐心,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经过园领导的思想疏导,教师们纷纷又回到了案例的修改中,第二次教师们的案例名称明显有了转变,有《谈就在家长会上如何让家长互动参与》《家长会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家长对家长会过冷的思考》,但还是有《家长会反思》之类的题目。内容上看,教师们也缩小了范围有针对性,于是我们再次请朱老师给予指导。这次,朱老师又发现了问题症结:1)有的案例名称没有改动,有的虽然改过了,但是题目范围宽泛,集中点不强。2)内容涉及点多,不够集中。我们写案例是进行科研的一种手段,学会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科研的角度开展家长会的探讨是关键,所以,在选择写的内容上要有集中性。朱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以级组为单位,在同级组中寻找教师对家长会研究的共同点,这样一个级组写共性的一个问题,集中起来大家也可以有相互的参考和探讨,强调的是事例一定要具体些,要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缘由、过程、结果,就像写记叙文一样。
接着,我们就开始了第三次的案例描述。当然这次,也听到老师们的怨言,有的是因为不能理解朱老师说的意见,有的是还是对案例有成见不会写具体,有的是怕麻烦,诸多因素夹杂着老师们的情绪和对一线教师开展科研的不认同,经过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耐心开导,教师们在不同的情绪重视了第三次的修改。这次,我们看到了不一样,有的案例写《从不满到支持》,有的写《如何吸引家长前来参加家长会》有的是《一次失败的家长会互动》,《家长会反思》《家长会案例》这样的标题既有两个,其他的案例题目都做了改动,可见,老师们有进步了。内容上,开始有时间、地点、时间的原因,可是课题组发现,教师们写具体事例仍是有困难,表现在: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有了,可是如何解决实践的过程没有,大多直接写出事情最后的结果,还有教师自身对事件的一些评论、想法、感悟,语句组织上多是理论性的,比较空洞,这些是通病。园长把这种现状告诉了朱老师,请她来为大家指导,朱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案例解析的互动。
4、专家指点案例。
2008年1月10日朱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案例讲座。会上,先给我们讲述了当前形势下一线教师开展科研的意义,然后拿出我们的案例从题目到内容一一解析。她说,题目的起名要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主题要鲜明、突出重点,按照这样的要求,朱老师请我们念了几个案例题目,大家来分析是不是符合,在这样的对照下教师们开始明白了《从不满到支持》这样的题目是好的,《家长会前期准备的实践与研究》这样的题目太过严肃,《有感于班级家长会》这样的题目就是普通的,不能够引起读者兴趣观看的。接着我们就念读了《从不满到支持》这片案例,念完后,朱老师请大家分析“开始部分的时间地点问题提出”有吗?回答:“有的,好的。”中间部分“问题的发展和解决的过程”有没有?分析回答:“没有。”结尾部分“点名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感受”是不是?分析回答:“后半部分理论的太重,可以放在反思里面描述。”经过朱老师的一番分析和大家的互动,教师们“奥——”的长吁一声,这个声音里面释放了教师们对案例困惑长期苦恼。
目前,我们教师对案例题目和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将继续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开展科研,努力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


真光幼儿园 2008/1/23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真光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2 21: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