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09学年第二学期真光幼儿园大教研活动计划
真光幼儿园 2010.10.23 ?次阅读

2009学年第二学期真光幼儿园大教研活动计划
2010年2月---2010年6月
一、情况分析:
我园有10个班级,分部有三个小班、一个大班,总部四个中班、两个大班。园内现有20名教师,其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是17名、幼儿园高级教师有7名、还有2名新教师。
在上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重点围绕“集体活动中的有效回应”展开研究,通过“情报”发布,课例分析、观摩学习、博客讨论、专题交流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帮助教师探索并积累了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回应的策略,增强了教师现场观察、聆听、回应的能力,提高了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我们为园中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由教研组长带领与级组教师一起设计活动、开展教学实践,并将实践活动的现场、录像推选到大教研活动中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从实践活动了解回应的策略,尝试有效运用回应的策略,并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来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们的收获:
1、教师通过教研活动的学习、课例分析、现场活动展示等形式,对于集体教学活动中回应策略有了初步的框架式认识。例如:随机追问策略;交流分享策略、适宜唤醒策略;有效评价策略;逐步从认识的表面性向着深层性发展。
2、教研的形式由单一性向着多元化的发展。例如:论坛、分组学习交流、一课三研、同课异构、各个年龄组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等等。
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能够熟知教学活动中的回应策略,但是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无法在实践中有效的运用。
原因:
首先,教师不能够做到比较全面的、正确的解读班级幼儿。在活动中幼儿为什么会出现教师预设外的状况?不能够正确的分析幼儿当前的经验与需求也就无法有效掌控回应的策略。因为孩子们是多变的,他们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思考的角度,因此教师预设的活动中无法涵盖整个活动中所产生的变数。
其次,教师更多是关注自己的预设目标、活动,出现了“找本宣读”的现象。这也就抑制了教师随机性的发展。缺乏观察、关注、思考的能力。理论学的再好,无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学归学,做归做”
二、教研目标:
进一步探索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策略有效运用的方法。
三、活动措施:
1、博客网课例分析—— “回应策略的有效使用”
教师结合在集体活动中的课例来分析:回应的策略有哪些?这些策略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有效的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哪些原则与方法?
2、实践纵横
一课多研:由小教研组推荐集体教学活动,针对具体的策略运用进行研讨。
3、论坛风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例和回应策略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以课堂案例为主要素材来总结自己本学期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策略运用的反思、收获。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具体安排:
次数 内容 提示与要求 形式 承担人 调整
1
3/9 1、更加深入的解读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回应策略,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
2、了解本学期西片教研工作的重点 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回应的策略有哪些?
(随机追问策略;交流分享策略;适宜唤醒策略;有效评价策略;)
2、目前我们在策略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3、了解本学期教研室工作的重点以及我园今后的发展要求。 大组学习
张帆莉
2
3/23 一课三研1
(小班活动—录像观摩) 小班一课三研的活动以“追问”策略研究作为切入口。
1、 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计是否围绕重点进行与展开?(重点:比较物品大小并尝试进行匹配)
2、 提问的设计是否遵循了“开放性原则和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请举例说明)
3、 在哪些提问设计上教师采用了“追问”的策略?可以给予幼儿哪些具体的帮助?
4、 针对“追问”策略的研究,本次活动还有哪些问题的设计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者完善的地方?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张帆莉

3
4/6 一课三研2
(小班活动—录像观摩) 小班组在大家的共同研讨下开展了一课二研的实践活动,逐步完善并进一步运用“追问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
1、结合上次的讨论,本次活动中“追问策略”的运用如何?
2、二研是否对于这个集体教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地方面?(或者不足的地方)
3、通过两次的实践研讨请小班组长针对这一策略的运用进行一下总结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张帆莉
4
4/20 一课三研3
(中班活动—现场观摩) 中班组的实践研讨活动以“归纳与提升策略”作为研究的切入口
1、有效运用“归纳与提升”策略对于幼儿有哪些积极地意义和帮助?
2、在本次活动中这个策略是否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请举例说明)哪些需要进一步调整?如何调整?为什么?(举例说明)
3、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小结中往往会出现重复幼儿的话,归纳提升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结合“归纳与提升”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请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张英
5
5/4 一课三研4
(中班活动—现场观摩) 我们现在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形式,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同时也能更好的运用策略,以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1、在二研的活动中,教师对于“归纳与提升策略”运用如何?(举例说明)
2、是否有进一步调整的地方?怎么样有效的调整?
3、通过两次的实践研讨活动,现在请中班组长针对这一策略进行一下总结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张英
6
5/18 一课三研5
(大班活动—现场观摩) 大班实践活动从“有效评价策略”作为研究的切入口
1、整个活动中教师评价是否做到适当、及时、有效?(举例说明)
2、教师采用了哪些形式的评价方法?效果如何?(举例说明)
3、教师怎么样运用语言来进行有效评价的?(举例说明)
4、针对不够的地方,如果你来进行这一活动,将会怎么样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完善教学活动?(具体说明)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张莉洁
7
6/2 一课三研6
(大班活动—现场观摩) 1、在二研中,针对这一策略的运用,效果如何?
2、教师是否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内化与有效运用?
3、结合两次实践研讨活动请大班组长进行一下回顾与总结
4、下次活动安排: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讨活动,对于策略相信大家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运用。
结合这一切请你谈谈:
(1)这样的教育研讨方式,对于自身策略的理解与有效运用是否有帮助?
(2)对于教研的开展形式你们是否有更好意见或者建议?
(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你是否运用了这些策略?请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这些策略的运用对于教学活动的目标达成、幼儿主动学习带来了哪些积极地作用?
(4)在策略的运用中你有哪些收获或者困惑? 张莉洁
8
6/15 专题总结
教师论坛 1、请大家结合具体的教学事例进行一下回顾与经验的交流。
2、总结 大组演讲 张莉洁
9
6/29 教研小结 1、对于本学期教研工作小结。(发现优势、寻找问题)
2、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大组活动 张莉洁


真光幼儿园
2010/2/26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真光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5.31 05: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