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阳中学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咬定师资质量不放松
洵阳中学 2020.12.01 ?次阅读

咬定师资质量不放松 ——洵阳中学师资建设巡礼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及中考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为一切改革措施的落实,都依赖于广大教师。为此,我校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全面规划师资建设,以此确保学校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

自2014年至2020年,我们先后精心设计并顺利实施两轮“师资建设发展规划”,很好地完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任务,实现了优化教师年龄、学历、素质等发展目标,为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了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现就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咬住”师资质量提升这个关键点,作如下总结。

一、创新制度文化构建教研组长效工作机制厚培校本研修文化氛围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二、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一支“专业素养较深、懂教育、愿投入、有追求”的青年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接棒人。

建立“校内导师示范引领”两级培养机制。聘请一批学科特级教师、资深高级教师来校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沉浸式带教,用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标准实施指导培养;建立由校卓越教师、市、区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优秀奖教师、高级教师和教研组长等群体构成的骨干教师导师团队,在学科教学、班主任等工作中承担“贴身带教”的引领任务和责任。在教育管理、教学技能、师德师风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学校严把引进关,先后引进三十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半数以上为硕士研究生,三分之一为中共党员。这些青年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外,还有“小灶”,如:(1)起草《学科建设方案》;(2)负责学科教学调研,掌握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3)负责《读懂中考》研究工作,分析整理资料,并宣讲;(4)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学科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5)发挥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创新类课程“比特实验室”、“梦幻工厂”、“物联网”等与本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在导师机制的悉心培养下,正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三、坚持内涵发展,科研引领,使之成为成就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学校历来重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紧跟教育发展时代脚步,不断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更新旧观念。学校用近三年时间学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志军文章《探寻优质课堂》,并组织实践。紧扣优质课堂这条主线,在广泛认同“优质教学的根本追求就是让课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价值性,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首先是研究实践“优质课堂教学的主要着力点”。引导教师在认真学习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实践教学过程的“三注重”,即注重知识理解,注重能力养成,注重价值观融入,这实际上是直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为了深化这一“着力点”的研究,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把“三注重”思想引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各学科研究制定“三注重”的《评课细则》,做到加深理解,不断跟进实践。

其次,深入研究“把握教学关系,遵循教学规律”和“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形成多维交往互动”在优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学校通过“教学调研”等方式,积极引导教师去理解“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深入研究的教学、不断思考的教学,更是需要智慧的教学”,要求用实践中的一些教学案例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学调研”活动中四十多位一线教师都认真作答,写出许多精彩的教学思想和成功且经典的操作课例,说明大家学进去了,行动起来了。

此外,增强初高中衔接意识,重视初高中教材延展和衔接内容的认知。如学校在语文新教材使用培训方面,及时印发初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文章《守正创新用好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适时组织语文教师学习领会十个方面编写意图,这些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使我们迅速并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随着初中课程标准即将全面修订,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四、搭建教师展示舞台,汇聚教师教育教学智慧,营造人才辈出环境,在交流互鉴中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近几年,我们交替举办了主题学术交流会和主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2016年和2018年学术交流会的主题分别为《专业能力在破解学科教学瓶颈中提升》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研究》。教师进一步统一了对学科教学瓶颈的认定,并逐步对破解瓶颈的方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为动态管理教学瓶颈提振了信心和应对能力。聚焦对学生核心素养18个基点的研究,促使教师在高质量的课堂中如何回应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学科本位走向育人价值,从注重学科方法、思维、价值的深层思考中来开展教学。

    2017年和2019年分别举办了主题为《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转方式、强能力、展风格》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展示活动分说课、上课、教案评比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要求与说明,事前广泛宣传,教师充分准备,做到全员参与,评定奖项,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很好推动作用。如“转方式”,既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能力”,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提升学生学科的关键能力。“展风格”,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包括学生学习品质的展示。

    开展主题学术交流和主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旨在锻炼教师上好课、上优质课,在锤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论文写作能力。这些能力是高素质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必须不断提升。

综上是学校的一些实践探索。现阶段,我们正在开展“成长总结,交流对话”活动,教师总结成长历程,学校反思建设规划落实后的得失,为谋划今后师资建设设计新的方案,为学校更好地适应变革中的教育,为办更加出色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2020.10.2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洵阳中学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6.07 0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