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河中学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延河中学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情况自查报告报告
延河中学 2019.10.25 ?次阅读

 上海市延河中学关于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的
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积极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实工作,现将有关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自查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1.学校教师未参与违规组织或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未发现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情况;
2.未收到关于教师利用学生入学、转学、编班、排座位、选班干部等事项收受家长“红包”的情况举报,未出现接受家长宴请,参加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的现象,在师德问卷中,也无此情况反馈;
3.未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现象;
4. 未出现组织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现象;未出现教师侵害学生家长权益的情况;
5. 未出现关于教师倦怠懒散,不敬业,出现责任事故类的举报或投诉。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里的个别教师对学困生的工作还有畏惧心理,在工作中还缺少耐心和爱心;
2. 个别教师在专业成长和境界提升方面对自己要求不高,部分成熟型教师依赖经验开展工作,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三、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情况和整改措施:
1、建章立制,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项会议,研究落实途径、步骤,近期远期的工作目标。
(2)加强学习,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
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教师师德规范的各类文件,制定了《延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学生喜爱的延河教师”、“我最敬重的延河教师”为载体,开展了多层次师德教育活动。如:开展了“好教师”标准讨论、“师德标兵”评选、“金爱心教师”事迹汇报“、老师,我想对你说”学生对教师的愿望与感言活动等专题活动。为激励教师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我们每年听取家长学生意见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开展各类师德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
学校坚持办好为社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少年宫。学校少年宫寒暑假开课,由来自我校的志愿者教师和我校民盟的部分教师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几年来,学校少年宫共惠及学生500余人,义务提供四百余节各类课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境界
学校通过校长荐读、教师自学、教研组研修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三类: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如先后为教师购买了《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等书籍,人手一册,为班主任购买了《魅力班会课》等书籍);重要教育发展与改革文件(如全国、市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教育改革规划、发展纲要等);其他学校校先进教学经验汇编、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及课例反思(通过校长室、科研室荐读,印发学习),在学习基础上开展了系列教师论坛活动,近年来共有二十多位教师先后登上论坛,进行学习心得交流,自我成长介绍,课题与专业发展的体会、工作项目展示等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老师们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细化工作标准,建立工作规范
我们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对各项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了细化,汇编为《学校情况概览》、《员工基本规范》、《学校民主管理》、《常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要求》五个部分,共84项制度,使学校基础管理的标准更加细致,也是学校依法治教的基本依据。
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对于教学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辅导五环节的工作标准,形成了《教师教学规范》、《课堂教学工作标准》、《备课规范》等一系列工作标准和制度;修订完善了《学校课程方案》、《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方案》;修订编制了《学生规范管理要求》、《作业和学习习惯要求》、《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指南》、《自救自护安全常识指南》;并通过定期的教学质量分析、教师教案检查、管理团队推门听课、学生作业检查控制、一对一助学辅导活动情况反馈等质量控制检查活动来加强对工作标准的执行和质量管理。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制度从校级到组室、教师层面,已形成了常态化机制,
学校以“天天坚持,样样落实”的工作格言细化落实工作要求,改进了教学管理和评价,实施干部巡视性听课制度,对校级干部、中层干部管理性听课明确了常规要求,每周干部走进教室,听课观察,发现问题已经成为工作常态;学校编制了《干部管理手册》《教师工作手册》《员工工作手册》,对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记录,养成对工作进行总结反思的习惯.
2、项目驱动,不断提升教师师德境界
(1)改革绩效评价制度,确保师德要求落实
学校改革了绩效工资方案,专门设立了师德奖,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了《工作月考评绩效奖励方案及考评办法》,每月对各岗位工作进行绩效考评,加强工作过程管理;学校提高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待遇,优化了教研工作机制,对教研组工作责任和要求更加细化,突出教研组活动基于问题的常态教学研究,加强备课活动管理,加强备课组内教师的分工协作和共享;学校开展了教师月度人物评选活动,对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和突出之处及时表扬、鼓励,不断树立身边的榜样和标杆。
(2)建立项目奖励机制
学校设立了“X项目”奖励机制,对于主动参与“3E学堂”项目研究和实践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对于编制三单的教师进行学习单评价检查,不再检查教案;学校先后修订了教学质量奖、绩效评价方案,X项目奖励制度,完善了各单项及团队奖励制度,制度导向明确,操作符合实际,制度激励机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
(3)借助高校资源的项目联动
学校与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合作推进“学校整体优质发展”项目,开展项目联动。由陈玉琨教授领衔,项目组对学校教学情况、师生关系等全面开展了调研,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和相关问卷,针对学校教学质量比较薄弱的学科、学科中比较薄弱的单元,通过项目组和学校教师一起认真分析该学科教学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改进策略,并逐一做出改进和完善。根据调研情况,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和组内每位老师制定了教学质量改进计划书,并按照计划书的目标和任务实施教学改进计划,
(4)以改革项目为引领,丰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氛围
学校以“3E学堂”教学改进项目为载体和抓手,在中期评估基础上,完善项目实施,加强实证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进研究活动。通过问卷调研、数据比对的方式积累“3E学堂”教学数据,开展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数据跟踪研究。以“实验课”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从学习目标设计这个核心出发,引导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精准设计,依据学生学情具体化,载体化;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了“3E”活页夹学习手册,让学生学会对学习资源进行积累和管理;学校以“考后质量分析单”为载体,培养学生反思评估的习惯;学校引入“思维导图”作业和学习工具,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学校引入“事后一百分”评价,促进学生将测验看作是自我完善,自我评估,解决问题,打好基础的改进过程;学校推进了伙伴互助学习模式,通过学生选择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与区教育局签约,成为区德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开展《中小学学科德育试点研究》;学校承担了上海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十个项目建成并向学生和社区开放;学校向社区开放体育场地和教育资源,成为上海市首批面向社区开放的示范性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基地;学校承担了区学生艺术素养综合和测评试点校的工作任务,探索学生艺术素养综合测评工作,进行先行先试;学校积极开展与区教育学院院校共建,成为6所基地学校之一,参与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学业评价能力的实践研究》、《基于规准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和《提升教师课堂育德能力的课堂评价研究》等项目,不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18年6月15日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延河中学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9.25 12: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