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丫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08年度下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小丫丫幼儿园 2010.11.16 ?次阅读

随着学期的结束,半年的教研活动也到了收尾的时候,回顾半个学期的教研工作,无论教研内容,还是教研氛围我们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有所反思和调整。
这个学期教研活动围绕的目标是从以下几个问题中共同探讨美术活动中内容整合的价值和方法。
1、 美术活动中的整合,是否体现了为主题活动服务这一目标?
2、 教师怎样选择整合的内容。既能为主题活动服务,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绘画的技能与技巧?
3、 教师怎样把握整合的度。凸现美术活动的特质?
围绕教研目标,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实践为主,围绕主题活动,立足于老师的日常教学,分年龄段进行。
通过理论知识的交流与实践活动的分享,老师们总结了美术活动整合的三大价值:1、整合要为主题活动服务;2、整合要为美术活动服务;3、整合的内容要有利于幼儿获得成长经验。老师们无论在设计活动还是观摩实践时,都能时刻关注这美术活动整合的三大价值。
小班陈洁老师的《花蝴蝶》,整合了音乐游戏,不但体现了《小花园》这一主题,更激发了孩子们粘贴蝴蝶的兴趣。大班王晓慧老师的《海底世界》活动中,王老师在孩子们合作创作海底世界前,先让孩子看了一段海底世界的录像,通过提问和交流让孩子们了解部分海底生物的有趣特征。中班吴老师的《美丽的扇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扇子,说扇子,比较扇子,为自己创作扇子积累了经验。
二、提高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我们要求老师在活动前有准备,活动后有思考,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观摩实践活动前,请老师们带着问题去观摩。如:你觉得主题背景下美术活动的整合有何价值?你觉得今天的实践活动是否体现了这种价值?此次活动中整合了哪些内容?是用何种方式整合的?
在观摩实践活动后,请老师填写评价表,写出自己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看到的优点和不足,并能提供自己的修改不足的措施。这样也避免了老师在评课时的泛泛而谈。
三、调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在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组长的有效互动。
教研活动所追求的气氛是老师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活动,较往年相比,老师们更敢说更愿说了。我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时,老师们会产生积极的互动。
一、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
在研讨陈洁老师的集体活动《小花园》时,范丹华老师觉得活动由音乐游戏导入比较有气氛,但俞瑛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两种不同的意见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二、当大家对一个问题产生共鸣时。
尤玲老师的集体活动《小鱼回家》中,让托班的孩子画波浪线,大家都觉得很有难度,尤老师也道出了为了这个公开活动能顺利进行,她事先让孩子们联系了画波浪线。于是,大家开始讨论如果是新授,又该如何让孩子们学会画波浪线,大家一起想出了很多好点子,如让孩子们挥舞彩带,体验波浪的感觉,给孩子们提供大的纸张,让孩子敢于放手去画等等。
三、当讨论的问题也是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
王晓慧老师的集体活动《海底世界》,虽然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活动的时间非常长,足足开展了一个小时。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提出了自己平时在美术活动的时候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普遍美术活动进行的时间很长,这样势必会占用课后游戏的时间。
以上三种情况,让我感受到:
一、教研活动时,教研组长也适时的站到后面,在教师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看法,要让老师充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教研组长不仅仅只是倾听,要学会追问,让老师不但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说出支撑自己看法的理论依据;还要学会小结,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自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作为支撑。
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习要能解决自己的困惑才能引起兴趣,同样教研活动内容也要能解决教师共同的困惑,自然就能引起老师们参与的兴趣。
三、教研活动要贴近教师的日常教学,每次教研活动中讨论的教学活动,都来自于老师日常教学中的集体活动,符合老师当月的主题活动,这样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的时候,能产生共同话题,教师有话可说了,就更有兴趣参加教研活动。
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这条道路上,才刚刚走了一小步,尤其在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相信,只要抱着肯学爱学的态度,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能走得更远。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小丫丫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4 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