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丫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06年度上教研活动总结
小丫丫幼儿园 2010.11.16 ?次阅读

转眼炎炎夏日已至,在完成一个学期的工作之后,是我们总结与反思的时候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认真和重视以及从教研活动中学到的真实有用的东西。也看到了许多需要我们探讨改进的地方。

一、 海纳百川、集思广益
教研活动只有解决了老师们实实在在的问题才算发挥了真正的作用。因此教研活动绝不能脱离老师的实际情况,凭空创编教研内容,这样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会无功而返。
在一开学的时候,我们就和老师们一起对上一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回顾,“温故”是为了“知新”,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了通过教研活动所收获到的硕果。在老师们畅所欲言的时候,我们也总结了以前教研活动的经验以及不足。同时老师们也对自己现实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统计和分类以及核心会议的讨论,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围绕个别小组教育和游戏后的交流分享展开活动。

二、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教研活动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学习,在我们制定教研计划的时候,就遵循着循序渐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每次开始一个新的研讨专题的时候,先打好理论基础,老师们认真的学好文章,做好摘要,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活动的时候进行交流与分享。在有了理论作为奠基之后,开展实践活动,让老师在看看说说中,将理论灵活的运用起来。将理论知识内化,变成实在的东西。
例如,在探讨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展分组,个别活动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围绕着这个思路开展活动。在进行教研活动之前,先将学习材料——《分组教育应立足每个幼儿的发展》发放到每个老师手中,同时还有做摘要的表格以及需要在教研活动中探讨的问题。老师们认真阅读材料后,在教研活动时,围绕问题——什么时候适合开展分组教育,如何开展分组教育展开讨论,直到大家都弄清楚这个问题为止。
讨论过后,老师们对分组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紧接着,我们又随机选取了胡燕和杨橄老师的两节随堂课供老师观摩,这样,一来能让老师们对新学的理论有所巩固和消化,二来也能通过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所开展的分组教学来寻找我们真正存在的问题。
这两次活动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触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加强了理论学习,这次,我们选择的材料是——《走进新教材》中关于分组和个别的章节。学习后再次开展分组教学的公开课观摩。
老师们纷纷反映,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流程,能将知识内化,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三、 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这学期老师们参加教研活动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变,因为在会前作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每个老师都有话说,老师们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案例拿出来研究,将自己遇到的疑问拿出来讨论,将自己的见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有的时候,还会针对一个问题展开争论,进行思想的碰撞,再思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 提高。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有重大活动的时候,教研活动就不能及时开展;在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上,还很简单粗糙;每次活动后反思与调整欠缺;小教研活动不够重视,未能很好的贴近老师日常工作。
我们的教研组还是一个年轻的班组,经验不足,园长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从制定教研计划到落实每一次教研活动,园长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渐渐迈进,一步步走的更加坚实有力。
在这个学期结束,新的学期到来之前,作为教研组长,心中涌动的一句话是——教研活动,任重道远。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小丫丫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4 17: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