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丫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08-2009学年上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小丫丫幼儿园 2010.11.16 ?次阅读

2008-2009学年上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定稿)


新学期伊始,我园延续上一学期“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这一教研活动主题,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教研活动围绕的目标是从以下几个问题中共同探讨美术活动中内容整合的价值和方法。
1、 美术活动中的整合,是否体现了为主题活动服务这一目标?
2、 教师怎样选择整合的内容。既能为主题活动服务,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绘画的技能与技巧?
3、 教师怎样把握整合的度。凸现美术活动的特质?
通过理论知识的交流与实践活动的分享,老师们总结了美术活动整合的三大价值:1、整合要为主题活动服务;2、整合要为美术活动服务;3、整合的内容要有利于幼儿获得成长经验。老师们无论在设计活动还是观摩实践时,都能时刻关注这美术活动整合的三大价值。
小班陈洁老师的《花蝴蝶》,整合了音乐游戏,不但体现了《小花园》这一主题,更激发了孩子们粘贴蝴蝶的兴趣。
大班王晓慧老师的《海底世界》活动中,王老师在孩子们合作创作海底世界前,先让孩子看了一段海底世界的录像,通过提问和交流让孩子们了解部分海底生物的有趣特征。
中班吴老师的《美丽的扇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扇子,说扇子,比较扇子,为自己创作扇子积累了经验。
尤玲老师的集体活动《小鱼回家》中,让托班的孩子画波浪线,大家都觉得很有难度,尤老师也道出了为了这个公开活动能顺利进行,她事先让孩子们联系了画波浪线。于是,老师们讨论了如果是新授,又该如何让孩子们学会画波浪线,大家一起想出了很多好点子,如让孩子们挥舞彩带,体验波浪的感觉,给孩子们提供大的纸张,让孩子敢于放手去画等等。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虽然老师们对主题背景那个下的美术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从教师的实践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下几个问题。
1、美术活动以绘画为主,未能做到绘画、手工和欣赏的平衡。
2、绘画活动以蜡笔画为主、其他绘画方式较少尝试。
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老师们觉得,在集体活动中,蜡笔画是最容易指导和点评的。而其他的类型的美术活动,更适合放在个别活动中进行。因此本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将围绕区角活动中美工区的设置、指导和点评开展。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我园研究的教研主题是:提升教师主题背景下表达表现区的环境创设和投放材料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分析主题,分析教材。
美工区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主题活动的目标,我们把研究教材分析放在教研活动的前半段开展,首先分小教研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素材点,找出适宜放入美工区的部分。在大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归纳和提升。
鼓励教师创新,或从教材外的内容中,甄选其他适合当前主题开展的表达表现区活动。
2、操作实践,点评实践。
从操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安排各班向全园老师展示美术区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小中大一共八个班级,分四次进行。每位年轻教师开展一次表达表现区的指导和点评实践活动,共12位老师,分4-6次进行。
3、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及时的反思和总结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为了让教师们更好的总结经验,取得收获。每个月月底针对本月开展的主题活动中的表达表现区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以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大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

四、活动安排
日期
形 式 内 容 负责人
9/17 交流讨论 1、教研组长解读今年教研计划。
2、教师讨论本学期表达表现区设置构想。 大教研组
9/24 交流讨论 1、教师交流分享本月主题下表达表现区的设置。
2、教师对这个月表达表现区设置的反思。 大教研组
10/8 实践观摩
交流讨论 1、观摩小一、小二班表达表现区设置并讨论交流。
2、交流10月份表达表现区设置的设计构思。 大教研组
10/22 实践观摩 1、观摩小二、小三班表达表现区设置并讨论交流。 大教研组
11/5 实践观摩
交流讨论 1、 观摩中一班表达表现区设置、教师点评并讨论交流。
2、 交流10月份表达表现区设置的反思及11月表达表现区设置的构思。 大教研组
11/19 实践观摩
交流讨论 1、 观摩中二班表达表现区设置、教师点评并讨论交流。 大教研组
12/3 实践观摩
交流讨论 1、 观摩大一班表达表现区设置、教师点评并讨论交流。
2、 交流11月份表达表现区设置的反思及12月表达表现区设置的构思。 大教研组
12/17 实践观摩交流讨论 1、观摩大二班表达表现区设置、教师点评并讨论交流 大教研组
12/31 实践观摩
交流讨论 1、 交流11月份表达表现区设置的反思及12月美工区设置的构思.
2、 交流一学期教研活动后的感受。 大教研组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小丫丫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9.25 1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