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杰立卡学习宝盒,取得绘有各种图形的“小海报”,按照上面的说明将宝盒中的彩色积木逐一搭好……一堂三岁孩子的“空间课”简单呈现。这就是目前相当流行的“杰立卡”脑力开发课程。
摒弃了传统的书本灌输,告别了枯燥的死记硬背,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和自觉的动手实践,逐步掌握空间、数理、美感等各方面知识,这就是“杰立卡”呈现给广大家长的第一印象。
动动小手长智慧
走进小丫丫幼儿园的“杰立卡”脑力开发教室,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六个放满宝盒的木架了。仔细一看,发现每个柜子都对应了一项“学习领域”,分别是:智力启发、数理演绎、组合思考、生活技能、语文表达和美感创造。
三岁小班孩子从“智能启发”架子上取出一个宝盒,在精致的绿色操作“手帕”上,对照着“小海报”所示的方法,摆弄骰子大小、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块,一会儿竖着搭,一会儿横着摆,组成“L”形则是难度较高的题目了。
五岁大班孩子的宝盒,内容就要丰富的多了。他们或将小块拼出花纹格盘,学对称之美;或拉细绳穿过布满小洞的塑板,学数量之积。总之,每次看似游戏的动作,其实都是对孩子某一领域中某项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只要孩子成功的“捣鼓”好一只宝盒,他们手上的“杰立卡小熊护照”上就可以敲上一个个醒目的印章,证明此项通过。这可是聪明宝宝的证据噢!
等到三年完成了450只宝盒的完整学习,小脑筋就“更上一层楼”了。
听听音乐玩游戏
“杰立卡”宝盒的特色不仅仅在于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是它的主要目的之一。
上课时,老师都会播放平缓的音乐,再顽皮的孩子都能很快静下心来。地板上贴着一个个“小脚丫”,沿着“小脚丫”走,孩子们养成了排队行走、遵守秩序的好习惯;每堂课,孩子们不仅要自己从架子上取出宝盒,使用完毕后还要自己整理并放回原处,时间长了,便能叫他们学会自食其力,善始善终的道理。就连教室内桌椅的摆设也是很有讲究的,这样有利于孩子独立探索,遇到困难再举手向老师求助。
真没想到,小小一间教室的作用能有那么大。看来,“杰立卡”这么受欢迎,也是实至名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