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校2009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学校“做强西北部”的工作思路,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夯实基础,完善规范,筑高低部,扩大出口”为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学校质量改进计划,使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名师引领,聚焦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充分利用学校特聘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地理、体育等学科名师,进驻教研组,每周设专门的固定时间开展名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上课,反思,教师反思后再上课,上课后再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
(2)特邀以郭景杨教授为代表的特级教师团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以此为依托,在各学科开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出成效的课例研讨活动。
2、以常规课例研讨为平台,推进有效课堂教学。
09学年共组织开展组级、校级公开课至少320多节次,优秀教师示范课18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展示课8节、课改研讨课36节,开课教师达到320多人次,听课节数3600多人次。通过这些课堂教学活动及课例研讨、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聚焦课堂”落到实处,推进有效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做法如下:
(1)、组织开展课例研究, 对象:“新杨工业园区”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语文1名、数学2名、英语1名、理化生1名、政史地1名、体音美1名)。要求:每位优秀教师根据教导处的安排,向全校老师展示一节完整课例及说课;每位听课教师写出听课感想(课例点评)1份。
(2)、组织开展组级公开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一个学期至少开设一节组级公开课;做课教师有规范的教案、尽量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后反思;课后教研组长组织该学科教师对该课进行评课、讨论。本学年全校各教研组共开设组级公开课126节,英语、数学等学科在名师带教下每位教师开设多节课例供大家研讨。
(3)抓好见习教师汇报课:本学年共开新教师汇报课例4节。
(4)组织开展桃浦地区五校联动的“桃浦杯”大型教学研讨活动。09年5月6日、7日由桃浦地区五所中小学选送的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三十位老师,两天内共开课三十节,听课教师达400多人次。几乎所有听课教师一直反映,不同年段的教学各有鲜明的特点,放在一起烹饪,别具风味,使不同年段的教师各有收益。09年5月共开设校内公开选拔课46节,有朱利亚等10位教师代表桃浦中学参加“桃浦杯”教学大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5)组织第二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并以此为依托在校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6)10月22日,组织津沪两地大型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2、加强听课研讨和指导
形成校务会干部、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听课制度。校务干部每周听课一节,教导主任不定量随堂听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两周必须听本学科一节随堂课并进行研讨反馈。
二、教研为先,强化课改,推进课程校本化
1、明确目标,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
(1)各教研组根据教导处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新学期计划。
(2)各备课组根据教研组的计划和工作安排制定本备课组的具体集体备课及听评课计划。
(3)各学科课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期工作目标。
2、强化常规,教学研讨一体化
(1)规范教研组长例会:教研组长例会由教导处主持,每周一次两课时研讨。每次组长例会都围绕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内容、有详细的记录。
(2)强化学科教研:①教研组长随时掌握本学科各备课组的教材进度、难度及教学情况。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其它年级备课组活动,对全组每个教师至少听一节课,听后要加强沟通与指导,使开课教师有新的提高。教研组长及时向学校反馈有关教师的教学信息。②各教研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等。③各学科备课组要强化学生作业布置、批改和学习效果的检测。本学期拟在全校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二次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各年级组坚持搞好月考并做到及时反馈,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3)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推进新教材积累经验做好示范。
(4)各教研组强化教研组长与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 “二期课改”的研究课、新教师汇报课的案例分析和研讨。公开课后全教研组老师须集中评议,并填好课后评议表。
这样,通过以上规范的管理,使学校的教研活动井然有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拓展课、研究课、校本课程开发有成效
本学期在所有非毕业班年级共开设拓展课、研究课达32个课程,每周开课42课时,并对开课教师做了具体的要求:有完整的教案,拓展课、研究课有教学质量评估(学习成绩考评)。
同时,以学校开发的校本教材为蓝本(《厚德明志博学笃行》《法在我心中》《举重赛艇和健美操》),由语文、政治、体育三个学科的非毕业年级承担教学任务,本学期授课时数每科、每班基本达到2课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质量监控,细化常规,教学管理科学化
1、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本学年主要组织各年级摸底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初高三全区质量调研考试等考试工作。以上所有考试,月考、期中、期末等考试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规范命题、监考(带考)、批阅考卷流程;期中、期末考试,凡校内命题的,统一试卷格式;严肃考纪;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期中、期末考试学科的教师要写出较详细的考试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导处组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考后质量分析研讨会,对考试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研讨,商定下部对策。本学年共组织非毕业年级教学研讨8次(每个年级2次),毕业年级研讨会8次。
2、细化教学常规工作
(1)、听课评课规范到位
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学科组长、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
内容:每节课的听课记录应包括听课内容记录、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
(2)带教手册
带教听课要求:带教老师和被带教老师每学期须互相听课20节;
带教手册填写:须按带教手册上要求填写。
(3)教案、作业
开学初、期中、期末以学科组自查和教导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案检查3次,并做记录和反馈;
3、做好初高三毕业班工作。
(1)加强教学研讨:第一学期,具体安排研讨会4次:① 开学初(2月13日),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以及开学初摸底考试情况,研究本届初高三各班学生的现状,结合当前中高考改革的走向,制订本学期初高三指导思想、具体要求以及应对措施。②3月中旬,依据月考考试情况,重点分析月考质量检测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重点抓临界生。 ③4月份,依据区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进行情况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商量对策,指导学生如何填报志愿。 ④5月初,根据学生报考志愿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讨内容是如何给学生减压。第二学期,具体安排研讨会5次:① 开学初(9月4日),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以及开学初摸底考试情况,研究本届初高三各班学生的现状,结合当前中高考改革的走向,制订本学期初高三指导思想、具体要求以及应对措施。②10月中旬,依据月考考试情况,重点分析月考质量检测的情况。 ③11月中旬,各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商量对策。 ④12月末,根据学生12月月考情况初高三年级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⑤1月中旬,根据全区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情况,初高三年级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重点抓临界生。
(2)、加强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年级一盘棋”的意识,各学科统一教学进度、协调各科作业的布置,避免各自为战。
(3)、及时召开家长会,注重家校沟通。每次期中、期末考后,各年级都会根据考试情况,召开不同层次的家长会。区第二次调研考后,为了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我们及时召开了家长会,获得了学生在家学习状况的如实反馈,同时与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达成了共识。第二次家长会对初高三填报志愿的有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4)、教导处组织初高三年级组全体教师在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力情况,写出教学评估报告。根据学情评估,实行学生教师结对(教师教学胞苷),便于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及心理疏导。
4、组织好各类竞赛工作
本学期,共组织上海市、普陀区组织的各学科各级、各类竞赛达40次之多,获奖学生达90人次,获奖教师达30多人次。其中赵晶晶金佳妮 获“上大附中杯”第十三届上海市青少年创造发明设计竞赛暨首届创新能力公开赛——创新知识竞赛一等奖我校英语组在普陀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课件评比中获团体一等奖,在普陀区《外教社、卡西欧杯》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竞赛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选拔赛团体二等奖;语文组在2008—2009“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赛区“51。Com。新知杯”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在2008年上海市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奖赛高龄组比赛中朱昊成获二等奖,诸天龙获三等奖等。
5、做好其他工作
(1)、本学期教导处重点抓好各处室(包括教务室、卫生室、图书馆、演播中心、各实验室)有关人员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立足本职岗位,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微笑面对全体师生,以最优的质量服务教育教学!
(2)、规范学籍管理。
(3)、加强对实验室、电教室的管理。 各实验室要本着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安排落实教师专用教室的使用,认真做好登记工作,维护教学用品的使用率,一切为教学服务。
(4)、图书室、资料室要热忱为教学第一线服务,做好图书、音像资料借阅登记工作,积极主动准确做好开学课本、练习册等发放工作,用好图书经费,针对青少年特点,做好报刊、杂志的订购工作,定时开放学生阅览室,充分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做好借阅工作,提高流通周转率。
(5)、加大教学卫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察力度,体育和卫生老师要坚持预防保健为主的原则,定期做好近视、沙眼、龋齿等学生常见病和流行性传染病的群体防治工作和卫生健康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桃浦中学教导处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