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中学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扬普陀精神  话做强西北部
桃浦中学 办公室 2008.10.07 ?次阅读
扬普陀精神 话做强西北部
扬普陀精神  话做强西北部

扬普陀精神  话做强西北部

                           ——桃浦中学的思考与实践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其中第一点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普陀教育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打造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为发展战略,以做强西北部、优化中部、提升南部、完善东部”发展思路,实现教育的均衡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因素、社区背景,桃浦地区学生的家庭情况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偏低,据统计,绝大多数为初中文化水平,大学学历者寥寥无几。其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比例偏高,目前我校特困生占学生总数的6%。其三,家庭教育缺失,原农民家庭、低收入动迁户家庭、外来人员家庭。桃浦社区对优质教育的期望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任务显得尤为突出,做强西北部教育的呼声更为强烈。

一、加强学习,领会精神

普陀教育精神是普陀教育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对普陀教育行为提供普遍指导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它不仅是推动普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更是激励和引领全系统广大教师前进方向的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普陀优质教育“圈、链、点”建设,营造“凝聚人心、奋发有为、争先创优”的思想舆论氛围,不断提升普陀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学习桃浦中学全体师生认识到“做强西北部”更需要在困难的条件下发扬普陀教育精神,它主要包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艰苦奋斗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厚德载物、勇攀高峰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主动思考,形成共识

为成为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有机组成部分,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做强西北部”,桃浦中学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创政府放心的学校”为主题,以“爱在师德中流淌”师德建设项目为载体,以“为教育而生年度人物——李金龙校长”为师德典范,发挥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实施“普陀教育精神大讨论”,通过相关举措和机制建设形成共识。

做强西北部就是打造优质教育“圈、链、点”的过程中,更好、更大、更快地发展,筑高平台、填低洼地,使桃浦中学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三、营造氛围,产生共鸣

在桃浦,“人不可以无学”已深入人心,桃浦人已不再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成就其未来,桃浦人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寄托在教育身上。桃浦镇社区历来关心支持教育,与做强西北部教育的呼声产生了共鸣。

一是,地方政府心系教育发展,设立了“桃浦镇特色教育项目”、“桃浦镇教育帮困基金”;二是,社区企业情系寒门弟子,多家企业在桃浦中小学设立了新杨园区园丁奖、思达可教育奖、福鑫教育奖、中铁教育奖、西北物流教育奖、金环示范奖学金等;三是,桃浦中学教职工多年实践形成的“学生在我心中,我在学生心中”的办学理念还在主动践行、努力光大,使其“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文化水平。

四、勇于实践,不断进取

学校围绕一个目标、三个转变、五大提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谋求学校主动发展。

1、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普陀区优质教育“圈、链、点”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三个转变

一是,传统城镇化的中学向城市化中学转变,二是,传统教育模式向有效教学模式转变;三是,传统制度管理向科学人本管理转变。

3、五大提升。

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学生在我心中,我在学生心中”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另一方面,通过个人实实在在的敬业奉献赢得学生的尊敬、敬佩和爱戴。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通过唤起师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营造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和谐的校园文化。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宋·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写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之兴在教师。以师徒带教的新手成长制培养职初教师;以专家引领的教育视导制培养骨干教师;以自主完善的项目研修制培养研究型教师。让教师沿着一定的方向阶梯式的上升发展。

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在品德修养、智能学养、身心素养等方面塑造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强健的身体体魄的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公民。

学校文化的提升。

校园环境的提升。进一步凸显校园文化环境的人文性,搞好新教学大楼走廊、校园内道路景点命名和挂牌、校史馆等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让校园处处营造余人氛围。

学校文化的提升。文明和谐的学校文化,需要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创建。大力倡导并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人人关心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和谐氛围。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各种人际关系。

 

古人以实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为己任,而今我们更应秉承古人的遗愿,也理应接起古人手中的接力棒,向着人类的伟大理想继续迈进。作为神圣的教书育人之所,缅怀古人,我们捧起沉甸甸的使命,将普陀教育精神内化为每一个“桃浦人”的自觉追求,师生共勉,为祖国、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桃浦中学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6.07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