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中学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上海市桃浦中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桃浦中学 人事处 2008.04.22 ?次阅读
上海市桃浦中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上海市桃浦中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20069月——20109月)

桃浦中学创建于1965年,1973年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992年,随着行政区域调整,从嘉定县划归为普陀区;2002年,为了整合桃浦地区教育资源,学校整体搬迁,由原真南路2531号搬迁至红棉路286号。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决定了学校师资状况。2002年以前师资呈现“二多二少”,本地本校培养从教的多(回乡青年为主),学历不达标的多;骨干教师知名教师少,具有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教师少。近几年来,随着学历不达标教师内退和大量引进新教师相结合的举措,学校师资学历达标率100%,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3岁。目前学校在岗教职员工110人,专任教师81人,兼职教师12人。学历情况:研究生6人,大学学历 8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9人),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教师数的93.5 %;职称情况:中学高级 6人,中学一级 41人,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数的50.5 %。年龄情况:35岁以下67人,占72%,其中占专任教师的77.8%

通过“十五”师资培训,学校师资水平和师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员师训制度也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十五”期间,学校先后有4人晋升为高级教师,?人晋升为一级教师,  ?人完成了本科学历进修,80余位教师完成了“十五”继续教育培训,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十五”师训中也显露出师资结构两点不合理:(1学校缺乏在区域内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在区域内有影响的品牌学科。(2)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教师之间的差距不明显,因而教师学习、提高的积极性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我们将根据区教育局“十一五”师训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师校本培训目标,创设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高地。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市教委、区政府有关教育发展和师资培训方面的文件精神,遵循普陀区“十一五”教师继续规划的意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二期课改”为契机,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四新一德”为重点(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三年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的学习,造就一批学科、职称、年龄分布均衡合理的教师队伍和骨干队伍。

具体目标:

1.全员培训: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中心,开展并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政教处和全校教师等各层面的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打造以“研”字为内涵的教研组,以“实”字为标志的备课组,创建专业型学习共同体,逐步形成“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让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学会教学。

2.骨干培训:

学校选聘名师58名,扩大名师的学科覆盖率及学科教学的引领作用。

(1)       加快高级教师的培养,由校长室定期召开晋升高级职称中单项有困难的教师分析会,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尽快达标。同时,在招聘教师时,主要招聘那些师德高尚、教学业务水平高的高级教师。

(2)       实行低职高聘制度。每年聘一定名额的青年骨干教师为高一级职务,发挥他们的骨干示范作用。

3实行学科首席教师制。每学科均推举一至二名首席教师,学校为首席教师提供硬件条件,予以一定的津贴。

3.提升学历

五年内力争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25%以上。

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继续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的覆盖面达到专任教师的100%

三.培训对象与任务

1.培训对象

200611以后在编在岗的且20101231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与干部都必须在“十一五”期间接受新一轮培训,完成240540学分的基础性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培训。

在“十一五”期间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的老师可以免修。在195611以前出生的女教师、195111以前出生的男教师可以免修。

我校“十一五”师训期间共有?位教师将参加继续教育,其中11人应参加干部培训。

2.学习任务

(1)     总体上说各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基础性课程的研修任务,修满24学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还必须完成包括学历深造在内的各类发展性学习课程的研修任务,修满30学分,合计54分。

(2)     基础性学习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是本轮培训任务的重点所在,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其必修的学分,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的课程学分冲抵。

3)新教师(2006-2010年间参加教育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工作第一年起必须参加教育学院统一组织的为期两年的培训。同时还必须参加校内的有关培训。

4)提倡和鼓励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在完成基础性学习课程的同时主动参加发展性学习课程的研修学习,此类学习经历将作为学校骨干教师评选的必要条件。

四.课程实施

1.      基础性学习的知识课程的实施由教育学院组织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由教师自主报名,学校统筹安排(以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参加此项培训。

2.      基础性学习的实践课程由学校负责,内容由校长带领研修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自主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另文祥立。

3.      发展性学习的知识课程,我校的主要任务是高一层次研修,鼓励初、中、高级教师个体参加高层次专题研修或小专题研修。

4.      发展性学习的实践课,凡骨干教师必须参加。我们要充分依托我校的名师工作室及区内其他名师工作室,鼓励高级教师个体或团队自觉开展专业研修。

五.保障措施

(一)管理机构

1.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师训领导小组。

组长:  李金龙    校长

副组长:夏青      分管副校长

组员:  马达元    师训专管员

        何渊      教导主任

        陈微      政教主任

        陈世芳    人事干部

罗佳      科研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教师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

2)整合资源开发基础型实践课程

3)建立规范的学习管理制度

4)指导、协调、管理、评估教师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

5)合理使用专项学习经费

6)保障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

7)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          师训专管员职责:

1)负责落实上级教师培训部门规定的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

2)负责学校教师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

3)负责有关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传达工作

4)负责教师继续教育考勤、学习情况考核和学分登记工作

5)保管教师个人文本档案袋

(二)激励机制

目标激励:教师个人结合学校规划以及个人发展需求制定自身发展目标,增强内驱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

事业激励:学校通过教育教学评优、提供学习机会等形式,搭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关注教师事业成长。

奖励激励: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评优上给参加教师教育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在政策导向上完善薪酬制度,使教师贡献、业务成效与薪酬对等,有效推动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三)检测机制

对教师参与学习的成效以及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质量进行检测,保障教师教育工作的长效性。采用的方式有:教育教学成效考核、学生家长反馈、听课、课堂教学评优等。

20067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桃浦中学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9.29 05: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