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干部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教育落实 “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强教”的重要命题和战略方针。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大力建设“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将以“适合需求、服务发展”为工作理念,进一步丰富培训模式,激活培训方式,拓宽培训课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为落实《普陀区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我校根据区教育系统干部自培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校情,积极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党组织在干部培训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干部培训的主体意识,促进学校“学习型干部团队”的建设,整体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综合素养,为推进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原则和措施
干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制度性的重要工作。学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为了使干部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全面提高学校干部综合素质,切实推进桃浦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要适应学校中层干部成长规律,激发学校中层干部学习参训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积极性。我们将采取政策引导、制度牵动,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方法,以责任化、制度化和实效化为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认识,责任到位
干部培训的关键是:认识到位,目标到位,责任到位。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在制订工作计划和确定重大项目时,要把干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考虑,统筹安排。为此学校成立了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李金龙书记亲自抓,工作小组组长由校长助理赵秀瑛具体负责。工作中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家,以保证干训工作持久有序的开展。
2、加强管理,明确制度
根据干部培训性质,我们建立“四制”、做到“三定”。“四制”,即:责任制度、执行制度、检查制度、反馈评比制度。“三定”,即:有相对固定的培训时间、有固定的培训地点、有固定的组织者。与此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意识,满足干部成长的需求,使干部培训由行政指令逐步转变为自我提升的意识和需要。
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干部培训的实质是突出质量和实效的作用。我们将采取“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听一听、坐下来议一议、拿出来评一评”的方法,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干训教研活动,努力体现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着眼于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动态的关注每一位干部的成长轨迹,使每一位干部在培训中成长,在岗位上锻炼。
三、培训目标和对象
我校于2003年6月实行中层岗位竞聘制,当时八位中层干部通过本人竞聘、群众评议后走上领导岗位,三年来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挑起学校的各项重任。今年学期末,学校又举行了第二轮的中层干部岗位竞聘,又有两位新上任的干部即将走上领导岗位,学校的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兄弟单位的认同。但是从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来看,中层干部后备人选在数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与 “区干部培训规划”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适应学校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优化现有干部队伍的结构,扩大干部后备队伍的数量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逐步建成一支政治坚定、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良,善于管理的梯队干部队伍。
按照区教育局“注重干部梯队的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机制,确立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的基本思路,我校确定培训对象为全体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
四、培训项目和步骤
充分开发利用和整合学校的培训资源,指导中层干部设计自我发展计划,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干部成长搭建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平台和机会,注重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干部岗位成才的意识,引导干部将管理实践中的体验感悟、困难困惑通过显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结合岗位实践的研究来提升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以下项目载体开展学校自培工作:
1、 干部成长计划书的设计
2、 学习共享与交流
3、 岗位实践体验与经历
4、 科研与成果
根据干部培训各个环节,开展丰富多样学习形式,创设学习交流载体,我们将开展 “三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园地,做到人人有学习阵地;每阶段对干部读书笔记、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每月召开一次学习专题辅导会议,通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体会;此外,还将开展读书演讲比赛、争做“学习型干部”等活动。 培训形式力争作到“四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参观考察、个人自学与专题讲座、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论文和实绩考核相结合。
1、第一阶段:计划制订与完善。初定时间为一个月(2006年9月——10月),每一位中层干部在党支部的指导下,设计个人成长计划书,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完善时间应该在制订计划之后的两月中完成。
2、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提高。学习时间分为两段,集中学习时间为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9:30——11:30,分散学习时间自定,学习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和自主选择相结合;每位干部结合岗位,定期撰写学习培训心得,每月定时、定人、定主题进行交流。时间为一个学期(2006年10月——2007年2月)。
3、第三阶段:岗位实践与感悟。在做好本职岗位前提下,实行干部轮岗制,或有计划地安排中层见习岗位,使更多的有志于发展的年轻教师,全面熟悉学校的整体发展,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中层干部之间增进团结互助的意识,为建立“学习型干部团队”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校定期开展干部述职,考核工作实绩,做好跟踪记录。
4、第四阶段:总结提高与升华。指导干部进行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形成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中层干部将不断总结反思,并撰写随笔或学习以体会。时间为两个月
五、培训策略和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干部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岗位成才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培训理论和实践,坚持以干部发展为本,重视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促进“学习型干部团队”建设,使干部培训的过程成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干部专业发展的过程。
2、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把开展非学历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重在干部实际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需要,使干部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完善培训制度,探索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干部继续教育制度,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学历学位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的机制。
4、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训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校本研修为基础,计算机互连网相融通,社区资源共建共享的干部培训体系。加强外校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水平。
5、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干部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互连网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研修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干部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培训注意事项:
1、 干部教育培训具体操作方法参照《普陀区干部培训实施意见》(附件1);
2、 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参照《普陀区干部培训课程框架》(附件2);
3、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参照《普陀区干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附件3)。
中共桃浦中学党支部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