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附属小学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华东师大附属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华师大附属小学 2015.11.10 ?次阅读
发展规划

(一)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具有“合作共营”品牌的、在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面领先的名校。
工作战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促进转型;
张扬优势,打造特色,卓越发展;
聚焦热点,破解难点,创新实践。
(二)总体目标
我校将以为每个师生的最佳发展服务,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享受美好的童年;使教师能够追求卓越,在专业成长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队伍必定能够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追求。在寻求自主发展的办学征程中,丰富“合作共营”内涵,打造“合作共营”品牌,创办一所发挥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能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市内名校。
(三)工作目标
1.凝炼“合作共营”的团队文化精神内核
我校的“合作共营”文化从2003年至今经历着这样的过程演绎:以生命体为指向的初级阶段——以改善组织生活状态为着力点的中级阶段——以促进生命成长为追求的生命交融的高级阶段。我们不断探索形成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共营的和衷共济的团队文化。
2.精构“合作共营”的学校内部组织方式
在原有的纵向(学科教研组)、横向(年级备课组)结合的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基础上,我们采取“纵横相生”的方式建立同年级单学科/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在教研组建立跨年级单学科/跨学科的教师团队。
3.生成“合作共营”的团队实践运营范例
我们借助圣吉的改善组织心智模式理论,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为全体教师创造发展计划,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得到成功体验,努力将学校管理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再提升,并且在自我开发内在潜能的同时促进全体师生主动而全面的发展。
4.构建“合作共营”的学校课程文化框架
我们遵循“共享才能共营”的理念,把理论、技术和制度等促进师生群体参与革新的外在因素和实践反思这一内在因素有机结合,运用“经验+反思+行动+再反思”的方式,在教师共营团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寻求学校课程文化的研究发展的新框架。
5.探寻“合作共营”的学校课程文化策略
“合作共营”的课程文化塑造的是既能体现“全面”,却又关注“差异”的学生,凝炼的是新课程视野中的教与学,最终构建形成更科学、更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文化。同时教师寻找教学对策,将学生的个别差异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坚持把具有“差异资源”的学生放在教师的视野中,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6.营建“合作共营”的班级共同体的范式
我们试图构筑的是能有“合作共营”的学校文化认同归属感的班级共同体。它依靠目的、价值观、制度、团队精神等以及成员间自然而然的互依性而成长奋斗。同时让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各色社会成员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从而形成“合作共营”的学校文化态势。
(四)学生培养目标
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我校提出培养“生活有心、交往有信、举止有型、求知有兴、健身有行”的附小少年:把学生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用真诚的关爱唤醒生命的活力,彰显教育的魅力;让每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收获智慧,更懂得拥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会合作与分享;不仅关注学校学习中如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更着意塑造健全学生的健康身心,使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分享中收获成长。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华师大附属小学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10.01 10: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