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亭幼儿园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临近尾声了。回顾这学期的教研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研组工作能顺利而有序地开展,离不开级组各位教师的大力协作。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这学期我们教研组结合大教研计划精神,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精神,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获得了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与,讨论激烈,都是有备而战,同时还认真做好每一次的活动记录。现将主要工作作一下简单总结。
一、积极开展教研,提高教学能力
由于很多老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层次性方面存在困惑。因此,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以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为切入口,着重探究区域材料投放层次的适宜性,积累体现材料层次性的要点,提高大班教师分层投放个别化学习材料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每位教师的实践活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及时进行反思,调整,在业务学习时,大家能相互探讨,在实践活动中大家愿意积极的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在每次的探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游戏操作的层次性是否与材料的投放混淆?是否适宜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各个区域游戏同一活动中材料投放是否存在纬度不统一的情况?表达表现类游戏如何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探索类游戏中如何避免层次跨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共同生活类游戏材料投放的层次是否存在难易差距较大的情况这些问题进行,通过一次一次的实践反思,使我们级组的教师对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有了深一步的了解,通过教研大家都认识到在投放区域材料时一定避免层次跨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跨度过大幼儿不能接受,而跨度过小对幼儿来说又缺乏挑战。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纬度不统一的现象,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所投放的材料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如在拼图游戏的材料投放的实践活动中老师第一次投放的材料层次中第一层
次为分割大,块数少,底板和图案背面都有数字提示和分割提示的拼图,老师通过讨论后觉得第一层次太容易,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应该把数字提示去掉,只有分割提示。通过实践老师知道了拼图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分类投放,能力强的可以投放分割块数多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可以投放分割块数少的拼图,同时在底板上可以有分割提示。
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儿童从大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客观上这一时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性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社会性适应对学习性适应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中,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的重要内容,当幼儿从幼儿园的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转变为小学的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生不适应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它是儿童成长为社会人必将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它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因此本学期我们探讨了对大班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的培养,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开学初我们组织大班级组的教师学习了《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初步领会幼小衔接工作的精神,了解其中具体的活动目标相关内容,其次我们还学习了规则、规则意识的含义,讨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具体内容,探讨了规则意识培养的措施及具体做法。在教师们实践后我们又组织教师交流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经验和困惑,在交流中老师们都提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时老师一个要求下去之后,说要做到的要求一定要让幼儿做到,没有做到的要一直坚持到他们做到为止,还可以用榜样的作用来鼓励他们。同时我们在班中还组织幼儿自己来讨论制定班级规则,并把制定出来的班级规则用表征的形式布置在墙面上,提醒大家一起来遵守。
三、让家长工作更显人性。
二期课改强调我们的教学要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充分利用好周边资源,更强调家长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现在我们提倡让家长成为学前教育的亲密合作伙伴。为了能延续我们与家长之间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我们在本学期开家长会之前进行对每一个孩子的家访工作,各班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对原先的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家长会之后,我们发现家长的配合工作较之以往更主动了,他们积极收集主题开展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区角活动所需的废旧物品,丰富自然角的内容,更全力配合教师填写好孩子的成长档案等等。本学期,我们又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半日活动,让家长对孩子在园的表现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又召开了第二届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为家园共同教育孩子奠定了基础。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集体温暖的教研组是帮助级组各位教师成长的基地,了解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善于诱发教师积极性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保障,回顾这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专题研究的力度与深度不足,在下学期我们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研活动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