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幼儿园 杨静怡 2015.09.01 ?次阅读
一、情况分析:
(一)人员分析:
这学期我园是12个班级,现把我园在编教师的情况作一下分析,具体如下:
1、年龄
我园带班教师24名。其中30岁以下的7名,占全体教师的29%,30~40岁的10名,占全体教师的42%,40岁以上的7名,占全体教师的29%。中青年教师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2、学历
本科15名,占全体教师的63%,大专9名,占全体教师的37%。教师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3、职称
幼高6名,占全体教师的25%,幼一14名,占全体教师的58%,未评4名,占全体教师的17%。
(二) 优势
1、上学期,我园针对在户外区域性运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教师们通过实践研讨与经验小结的攥写与交流,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小班: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指导。中大班:运用互相交流、讨论、同伴影响、自主制定规则、在其他区域注意调整和投放孩子喜欢的材料;开发新游戏吸引幼儿去玩,创造新玩法等方式。
2、在给大班幼儿运动水平抽样测试中,我园幼儿的运动水平高于上海市幼儿平均运动指标。
(三) 弱势
1、在大教研活动一课三研的交流中,教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活动较难以凸显我园的童话特色,教师们一概地认为语言活动就是童话教学了。
2、在选材上,如何选择与年龄特点相符的经典童话还有欠缺。
二、教研目标:
尝试将集体教学活动与我园童话特色教育相结合,提升教师童话教学活动的选材和环节设计能力。
三、教研措施:
1、学习和整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童话教育特点,收集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经典童话。
2、聚焦教研现场,开展问题诊断式的研讨。运用现场教研,走进教学活动现场,采用探讨、交流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解决教师在童话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3、采用教师自学网上文章,攥写心得体会,从而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整体提高。
4、继续采用“畅谈十分钟”活动形式,鼓励教师将外出观摩的视频、照片,学习的心得以ppt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5、大小教研共研: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为主要手段,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各组定期公开运动现场,集中观摩研讨。
四、具体安排:
时间 内容 形式 负责人
第一次 1、 传达区学前教研室的相关精神。
2、 确定本学期教研活动重点。 交流讨论 杨静怡
第二次 教师自学:童话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区别,并以书面形式做好体会。 教师各自自学 杨静怡
第三次 1、 小、中、大班教师分组讨论语言活动与童话活动的区别,并分享交流。
2、梳理适宜三个年龄阶段幼儿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童话。 小教研分组学习大教研梳理 杨静怡
第四次 大班级组第一研童话实践活动 大教研集中观摩研讨 杨静怡
第五次 大班级组第二研童话实践活动 大教研集中观摩研讨 杨静怡
第六次 大班级组第三研童话实践活动 大教研集中观摩研讨 杨静怡
第七次 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实践活动 大教研集中观摩研讨 杨静怡
第八次 1、专题小结交流。小、中、大班进行 专题交流。
2、大教研小结。 大教研集中交流、讨论、完善 杨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