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路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16年度第二学期兰溪路幼儿园园务计划
兰溪路幼儿园 2018.04.29 ?次阅读

 兰溪路幼儿园2016学年第二学期园务工作计划
2017年2月——2017年6月
在认真研读和贯彻落实《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普陀区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普陀区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精神基础上,对照《兰溪路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8)》的阶段目标审视本园发展现状,思考并制订2016学年第二学期园务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优势
从上一个“三年规划”到这个“三年规划”,兰溪将“融爱”教育进行到底。从挖掘内涵、明晰追求,到梳理脉络、分步落实,到丰富内涵、完善目标,由内而外、由小至大,我们逐步向精神与行为间的统一迈进。
回顾上学期的种种,我们的“融爱”教育凸显两个词“学习”、“快乐”。所谓“学习”是从文化到管理到课程到师资到家园,我们学习如何更好地“换位”,理解“人本”的需求。所谓“快乐”是我们明白无论孩子还是教师,一个“快乐”的地方,一种能感受“快乐”的教育才是可以慢慢走远的教育。
1、学习,“融”中品牌文化的追求与提升
“文化”代表着一种强烈的精神动力、价值取向,唯有“共鸣”方可“共事”。上学期我们进入争创区级文明单位的最后关键期,以“融合你我,爱在兰溪”主题活动为载体,我们学习如何在“融”中将对文化的追求与提升由精神内涵走向自觉行为。
融心,快乐携手。不断开拓、完善群众接待日工作制度,每月定人定主题,行政班子主动走进教职工、家长,听取大家的意见、困难,从而积极改进学校各项事务的实施方法。及时回应家长、师生员工对创建工作的投诉、意见和建议。如新进教师家庭困难,我们从心理上给以疏导,让其安心有问题找“兰溪”。如外聘教师,我们为其争取职称评定机会,一视同仁促其专业发展。——因为学习听心声,所以我们快乐携手。
融行,快乐践行。征集“金点子”,让每一位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协同管理、园荣我荣。后勤队伍多为外聘人员,但是我们也面向其征集“金点子”,因为兰溪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成效都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所以“兰溪是一家,你我共创建”的理念,始终传递到每一位“兰溪人”心中。如,上学期我们对三楼平台进行基础建设,期望利用空间增加普特孩子玩沙玩水的空间。特教班的保育员提出平台建设时需要考虑沿墙环境的高度。这个“金点子”让我们更多意识到特殊幼儿的特点,在环境挑战与安全之间做好权衡。——因为学习集众智,所以我们快乐践行。
“融志”,快乐传递。公益活动是兰溪“爱”的主旋律,我园加入普陀特殊教育联盟,党员、青年教师加入区志愿者联盟。我们用一个个主题活动串联起来快乐传递兰溪“融”理念,实施“爱”行动。9月“拥抱阳光”开学典礼,“兰溪志愿者小分队”走进特殊儿童家庭欢迎新成员;11月“奔跑吧,希望”健身行动,合作运动唤起普特孩子热爱运动,参与运动,健康成长的愿望;“春节”兰溪毕业的特殊孩子有固定的“回家”活动,追踪了解、完善教育,这是“兰溪”爱的延续。1月“首届STEM创客嘉年华”,从每一个家庭的创客行动中传递“信任、抉择、欣赏、创新”的兰溪教育理念。——因为学习价值趋同,所以我们快乐传递“兰溪爱教育”。
2、学习,“融”中儿童需求的理解与认同
身为课程管理者,我的课程管理字典里有一个词“特点”。一校一背景,一校一文化,一校的形象树立需要时间积淀,需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特点”,找准方向,并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为此,我们把对儿童的理解、认同放到教育首位。我们完成了对学校课程理念的再思考,课程结构的重梳理,课程“生活化”价值的凸显和课程缺内容的增补。我们学习“高湛课程”“stem课程”理念,理性诠释、深度思考课程实施行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的《“融”合游戏中M&R协同观察模式的研究》成为市级规划课题和区重点课题,将融合教育中教师有效行为的研究推向深度。我们的“生活化、游戏化”教育更多让儿童感受“快乐”,小作坊、小厨房、角色游戏、户外运动、豆豆班的生活体验活动,听取孩子的心声我们寻找到孩子喜欢的“快乐”活动,看见、认同、理解普特儿童的发展。一学期对外省市展示100余人次,对市展示30余人次,对本区展示100余人次。即市教委课程调研后上学期市教委携市特教中心组来园观摩研讨;期末兰溪首届创客嘉年华市教委黄琼老师感叹“为兰溪点赞,新理念、新创意、新收获、新出发”;年前长宁特教中心联系新学期希望长宁普特幼儿园的30位园长能够前来看看“兰溪的融合”……
兰溪“融合教育”理念获得了市,乃至全国层面的肯定,已经在市级层面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3、学习,“融”中后喻文化的传递与践行
“家园协同教育”最初的阶段是家长了解,不否定;随后是家长认同,肯配合;最后是共思量,携手做。把握家长工作的三个关键词:“换位思考”、“集思广益”、“坦诚透明”,我园真正迈入“协同教育”阶段。目前从校级家委会到班级家委会,我们架构了规范、通畅的组织脉络。从啄木鸟护卫队到膳委会到课堂巡视队,我们形成了融于保教各领域的共研共管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在家园高度携手的教育模式下,上学期借助冬季运动会、创客嘉年华活动等,我们将“后喻文化”理论传递于家长。在兰溪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延续地过程中让每一人体会教学相长,感悟从孩子身上获得的成长。
4、学习,“融”中信息技术的为我与专业
深入贯彻普陀“三化一强”战略步骤,在形成园“两个关注一个整合”的工作方针基础上,上学期进一步凸显“为我”、“专业”的发展重点。
“为我”,即信息化不追求形式,真正探索如何为教改服务。“专业”,即信息化手段不滞后,积极进取学习运用新技术。
我们建立了学校档案系统,园康复平台;我们充分利用录播系统辅助开展教科研;我们输送人员学习h5等技术。学校的王颖聪老师成为区域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学校蝉联多届区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我们运用新技术服务教学的很多举措为区域姐妹园争相效仿。
(二)问题与思考
1、研,薄弱课程
四大板块的实施质量上我们出现“学习”短板。需要针对“个别化学习”活动作深入研究,解决教师“适宜使用个别化方案”“把握集体与个别关系”两方面问题。
2、推,师资提升
缺少区级骨干教师依旧是我园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需要思考尝试借助外援针对性带教培养。
3、用,信息技术
“录播系统”投入使用,“康复平台”初建完成,需要将信息技术如何更好为教学服务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实施小组”完成区域健康平台“体能测试”版块的试点任务。
二、指导思想
围绕区教育“十三五”规划和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教育内涵发展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立足市平台、唱响“国际歌”。在“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的区域“三化一强”战略中全面推进区域学前健康教育、实施园本“人.融”教育。在“主动融入社区、促进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下实施“融.博”战略,“博”(博采众长、术有专攻),打造素质化个性化发展的教职工团队;“融”,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力,促学校整体发展促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本学期工作目标
在“关爱、融合、成长”的办园理念指引下,夯实文明创建基础、优化干部管理职能、推进保教内涵发展、寻求融合教育规律、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创新技术应用、主动融入社区,为打造融合教育品牌园奠定基础。
四、重点发展项目——“融·爱”精神创建项目
目标:夯实文明创建坚实基础,初步形成自主申报、创建的学习型班组创建机制,积累创建经验;借“融爱”主题活动主动走入社区,打造志愿者群体;围绕“十六字箴言活动”编写《爱的系列——师德教育篇》,富有成效的营造“合作奋进、良性竞争”的氛围;依托课题研究提升环境教育作用,景中有理、寓教于景。
措施:
1、做实文明单位创建实务
(1)明晰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预设:组织创建领导小组月例会,明晰各领导成员创建职责。就创建阶段任务做到月月清月月反思。]
(2)制定责任任务书,定人负责及时更新、完善《文明单位在线展示平台》,完善台账,丰富过程性内容,做好相关自查、自省工作。
(2)围绕区文明名位创建标准制定学期创建计划,全体教职工围绕校创建计划在个人发展计划中明晰个体争创举措,争创行为落实到人。
责任人:郑迪君

2、加强“融爱”主题项目的宣传、推广与辐射
(1)开展“融爱”主题系列活动
[预设:“爱”的系列, “爱的行动”公益活动与曹杨社区、区残联签订志愿者协议,参与社区和残联的志愿者活动; “特教班体验日” 协同曹杨联合支部开展党员、青年教师进特教班服务活动;“爱耳日”“助残周”组织开展“爱心传递”走进社区宣讲活动。“融”的系列,组织开展《爱的系列——师德教育篇》编撰朗诵活动;自主申报开展过程性“学习型班组”争创活动。]
责任人:郑迪君
(2)争创创建品牌
基于“普陀区教育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景观”的争创,梳理“融爱”主题活动中的好人好事,积极参与申报区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责任人:王璐菲 王颖聪

3、融入区域化党建,打造志愿群体
(1)“晓乐惠”: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晓乐惠”活动,保证联动活动有序、优质的开展,成为“同心家园”的一道风景线;
(2)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融入社区,服务居民。
责任人:郑迪君 李一帆
(3)开展“十六字箴言”主题活动。即围绕“师德、师业、师技、师能、师爱、师心、师言、师表”树立志向,以自我誓言为根本;修养品德,以行动为先导。通过务实的活动,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建树功业。
活动一:演讲《我的十六字箴言》
活动二:“修身行”五个一:发展一项兴趣专长,参加一个教师社团;奉献一份融爱之心,参加一次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精读一本经典好书,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寻访一位优秀教师,记录身边一则优秀事迹;走进一家特殊家庭,开展一次送教上门活动。通过“五个一”活动使全体教师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责任人:郑迪君 王璐菲 宋永乐

活动三:开展“融爱”之星评选活动:寻找身边的“融爱之星”员工——“融,有容乃大。豁达大度、胸怀宽广,善于分享合作;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善于自主学习。”“爱,诲人不倦、兢兢业业,善于执着钻研;严慈并济、宽而不纵,善于理智爱生。”
责任人:郑迪君
(4)尝试以“兰溪发布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为平台,开辟“心灵故事”专栏撷取校园故事,传递融爱教育。
责任人:王璐菲 王颖聪

4、景中有理、寓教于景,环境凸显融爱核心
(1)创建三楼“快乐”沙水平台,适于融合所需,蕴含育人内涵。
[预设:提供玩沙、玩水的材料,背景墙绘制,木质秋千添置,生活提示环境的创设。]
(2)初步创设ipad公共区域环境,运用现代技术留下幼儿活动轨迹,增加环境互动性。
负责人:周骏蔚 管雪岚 王颖聪 张元元
五、分项目工作与措施
(一)园务管理
目标:坚持民主管理,加强班子建设,着重提高分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推进学校档案系统的运作,探索信息化在管理中的运用。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管理机制,加强细节管理。
措施:
1、优化决策层,坚持科学有效管理
由于领导班子成员的身体因素导致后勤组长缺失,本学期需要对园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优化决策层管理网络,增强班子成员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成效。
园长——全面管理,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保障保教工作有序有质;关注后勤财务、资产工作。
保教主管(增设)——协助园长开展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及三大员管理工作,统筹园前后勤联动协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保教主管:管雪岚)
工会主席——负责幼儿园文明创建、工会建设;组织开展教师代表大会,做好相关的服务、沟通工作;(工会主席:郑迪君)
保教工作——协助园长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三大员参与各类培训与教研;指导小教研组长进行小教研活动,关注各级组的课程实施质量;做好后勤对教育教学的保障工作;(大教研组长:管雪岚,科研组长:孙立俊,小教研组长:郑迪君(特教)、孙立俊、王璐菲,后勤业务组长:徐蕾)
人事工作——全面做好幼儿园人事管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人事管理。(人事干部:宋永乐)

2、增补制度,优化管理机制
(1)依据本学期微调的决策层结构对学校管理部门人员职责、干部考核评价表予以增补,并通过全教会审议。
[预设:增补保教主管、后勤业务组长职责及月考核评价指标(2月13日),递交全教会审核通过(2月16日)]
(2)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重新整理幼儿园《员工手册》。如增补教职员工文明十不规范、修订等。
(3)优化《兰溪路幼儿园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
针对奖励性绩效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如星级教师奖励办法、学习型班组奖励内容等,形成较完善的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促进良性竞争与发展,保证绩效管理落实到位。
责任人:周骏蔚 郑迪君

3、坚持民主管理,落实园务公开
(1)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履行每学期的“三重一大”备案制度;
(2)完善“园务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参与重大事件决策权,保证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园务委员会会议。
责任人:周骏蔚 郑迪君 李一帆
(3)召开教代会,主题“文明在我心,文明我在行”兰溪路幼儿园主题活动金点子征集。在夯实“博爱 和谐 奋进”的核心精神基础上,追求“优质、专业、品牌”,集聚全体员工的智慧,营造强技术、重文化的校园氛围。
(4)落实“干部接待日”制度
创设管理层与群众的沟通平台,走进群众听取民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提高民主管理的参与度、透明度,形成良性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
[预设:职工诉求工作,2月周骏蔚,3月郑迪君,4月管雪岚,5月宋永乐,6月民主测评。每月第二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4点到5点接受群众(教职工、家长)诉求。期末就诉求日工作开展问卷调查,征集完善意见。]
责任人:郑迪君

4、运用平台,探索信息化管理
(1)档案管理系统、康复平台系统进入使用期,创建融档案信息管理、行政质量管理、教育、教研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改变园长期以来缺乏康复教育过程性记录的状况,推进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上的应用。
[预设:2-3月康复平台试用,3月底与软件公司协商完善。4月面向专家、家长开展网络使用培训。2月底就档案系统园长监控过程记录问题与软件公司沟通,做系统的再优化。召开档案管理小组会议,明晰管理职责。]
(2)“兰溪发布”公众微信号尝试栏目再优化,增强栏目的多元与价值性。
[预设:开辟兰溪咨讯(园貌介绍、新闻动态、心灵故事、兰溪园歌、兰溪招生)、亲子育儿(育儿宝典、亲子互动)、快乐学堂(生活小达人、宝贝学堂)]
责任人:周骏蔚 王颖聪
5、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管理素养
(1)班子建设
加强学习、提升内涵,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领导班子管理素养,树立文化管理理念。
[预设:领导班子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依据曹杨联合支部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班子每月二次中心组学习,一次为集中学习,另一次为自主学习。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完成规定的干部学习内容;自学管理专著,运用管理理论分析日常的管理工作,每月撰写1篇管理案例,行政干部每学期撰写1篇管理专题总结。
领导班子不断开展课程研究与学习,提高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行政干部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开展基于课堂的行为反思,每月撰写课程分析报告;每月一次围绕教科研撰写研究心得作专题讲座;每学期一次借助家长学校作园课程专题介绍。]
(2)分层干部
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模式开展主题式培训。
① 部门计划的撰写
网络商讨,新学期部门计划互动完善。(2月11日)
② 月考核指标解析
集中座谈。(3月1月)
③ 好文学习
园长推荐管理佳文组织干部共同学习,交流学习心得。(4月)
④ 学期管理心得交流(5月)
学期总结的撰写
网络商讨,就学期总结互动完善。(6月28日)

6、规范招生制度,完善招生方案
依据《普陀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精神,全面做好2017年度的招生工作,规范招生、转学等制度;积极配合做好大班幼升小信息登记工作。
【预设】:
依据2017年教育局招生方案制定学校招生方案;园务委员会就学校招生制度进行完善。
责任人:周骏蔚 王颖聪

7、家园携手,做实安全工作
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开展面向教职工、幼儿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依托“家长安全护卫队”巡查学校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预设:制订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开展新学期安全大检查(2月13日);梳理学校安全制度,对不适宜制度予以修订(3月);面向幼儿开展安全演练和分年段安全教育;汲取区域健康课题安全项目组的经验,以运动、小厨房、小作坊为点梳理生活中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安全教育内容;依托“家长啄木鸟安全护卫队”作每月安全巡查。]
责任人:周骏蔚 管雪岚 李一帆 沈海东(家长)

(二)队伍建设
目标:坚持“研训合一”、分层培养,营造“爱岗敬业、执着研究、乐于创新、善于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研究意识、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加强后勤人员专业培养,使规范操作逐步成为职业习惯;教职工队伍整体得以稳步提升、优化。
措施:
1、架构多元学习共同体,实施分层培养
采用师徒带教模式,分层分需求予以带教。
(1) 外援带教【重点】——针对园级培养对象(潜力青年教师)
本学期确立二位教师聘请外区资深专家予以重点带教。
被带教对象:王璐菲 李一帆(王璐菲老师同时由园长予以带教)
带教重点:游戏、学习
带教方式:每月一次向专家公开“角色游戏、集体学习”,予以专项培养。
(2)园内带教——针对职初、专攻教师
发挥园长、教育能手、区级骨干教师作用进行园级带教。
带教安排:钮思雯(音乐个训)——郑迪君、华师大博士;朱静——管雪岚;张唯一(听训)——朱春惠
[预设:2月25日师徒在现场观摩、相互商讨基础上完成学期带教计划。每月月底召开带教例会,反思月带教成效;公开活动一次。]
(3)发挥高级指导教师、园星级教师、骨干教师辐射作用
[预设:高级指导教师每月开设讲座;园星级教师、教坛新秀(园级培养对象)承担学校教科研实践任务,每月最后一周为展示周予以教学展示。]
(4)依托指导团队,领域研究
团队一:教研室游戏中心组。管雪岚老师跟随区教研室陈爱华主任开展关于“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的主题研讨。
团队二:区王娴婷工作室。李一帆老师开展“语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研讨。
团队三:市李慰宜骨干教师培训班。王璐菲老师开展“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学习。
(5)搭建平台,磨炼提升
借助2017年普陀区教育局组织的“十佳教师评选”、“幼儿园大教研教师评选”、“保健教师专题论文评选”活动,推荐、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评选活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预设:
2月底课程领导小组商榷确定十佳教师参评人选以及优秀教研组评比事宜。

2、项目培训,开展团队式学习
(1)“小脚丫学习团队”——针对青年教师
以“解读教参”为主题,开展学期实践与研讨活动,提升青年教师解读学习教参预设学习活动的能力。
参加对象:钮、朱静、元元、王璐菲、孙立俊
[预设:开展“周五磨课”活动(单周周五一位教师随堂课研讨);本学期起开展“随堂课试教”机制(朱静——管雪岚;钮思雯——郑迪君);开展“每周还琴”活动,提升年轻教师钢琴演奏能力。]
(2)“星动小队”结对活动(满天星)——针对青年教师
每月一次开展同课异构互动,提高解读幼儿、分析教参的能力。
责任人:张元元
(3)“游戏研究组”——针对成熟教师
以“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为主题,开展专题实践与研讨互动,提高成熟教师游戏组织实施能力。
参加对象:管雪岚、郑迪君、李一帆、任惠娟
[预设:双周周五开展角色游戏的现场观摩与研讨,管雪岚老师将区中心组研究经验带回园各班同步实施。]

3、素质化培养,提升综合能力——全体教职工
采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拓展视野,满足教职工素质发展需求,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1)自主发展
教职工完成个人学期发展计划,要求目标可检内容可行。
[预设:2月25日上交。]
(2)专家引领:打破单一领域的学习模式,拓展学科领域,培养教师综合能力。
[预设]:
专题培训(结合教研、科研、社团活动)
2月:专家讲座——教研室陈爱华主任《角色游戏的观察》
信息化培训“小黑板”
3月:园长讲座、科研室邱晓云老师《关于课题申报的基础知识》
4月:市教委 徐则民《教改信息》(网络学习)
5月:市教委 黄琼 普陀教院 张杰 《基于stem理念下的幼儿创新课程研究》(待定)现场指导
专题学习:基于实践的《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
[预设:口试 “指南”。(周骏蔚、管雪岚负责)]
★(3)教师教学评优:教学故事评优
【预设:5月底启动兰溪教学故事评优活动;6月1日递交参赛文章,组织专家评审。形成每年6月“兰溪教学成果”评审机制。】
(4)信息化应用培训
就康复平台的创建开展应用培训;尝试开展微课设计。
[预设:面向豆豆班教师开展康复平台系统应用培训(2月);组建团队尝试微课制作,为市微课参赛做准备。参加人员:王颖聪、管雪岚、王璐菲、朱静、钮思雯]

4、搭建平台,加强后勤队伍分层培养
(1)专题培训
面向初级保育员:开展“园保育员操作规范手册”学习与考核。
面向高级保育员:开展护理细节研讨,运动中的保育员安全护理语言研究。(对“兰溪三大员规范操作手册”进行三位一体的细节保育要点补充)
面向营养员:开展餐点新品的研究。
(2)重点培养
★保健教师开展肥胖儿运动干预措施的研究。提升保健教师专题研究力和经验总结能力。
【预设】:5月围绕普陀区保健教师幼儿健康教育专题论文交流评比要求,予以准备。6月积极参与评比活动。
(3)职称提高
营养员参加中级培训,两名初级保育员参加中级培训。
责任人:管雪岚 徐蕾
5、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依据美育开题报告指导王璐菲老师、中大班教师完成研究内容,期末作研究成果的园内汇报。
责任人:管雪岚 王璐菲

6、职称、学历深造
输送朱静老师完成华师大特殊教育上岗证培训,按时拿到特教上岗证。
支持符合条件的年轻教师多公开教学、多向市区级刊物投稿,为申报幼高职称奠定基础。

★(三)课程管理与保教工作
目标:基于实践,继续充实园本课程内容;依托教研,均衡四门基础性课程实施质量;贯彻区域健康教育要求,采用“整合、放大、借鉴应用”的策略实施健康教育,探索信息化在幼儿健康评估上的应用;落实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监控与指导制度,体现常规监控的针对性,保障一日常规教学规范、有序、有效。
措施:
1、基于园本,开展学校课程建设
(1)解读运用,“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实施方案”修订版
采用自我通读与园长导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全体教职工用好“方案”这本实施工具书。(2月)
借助网络教研平台交流教师在日称运用“方案”的体会,进一步寻找“方案”有待完善的内容。(3月底)
(2)基于实践,深化“生活化”课程研究
做好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在凸显价值的过程中深入开展“生活化”园本课
程的研究。将区域健康教育的精神主旨与本园课程追求的主旨有机整合,以“生活达人”——小作坊、小厨房、豆豆班“会生活”三大活动的深化研究为媒介,提高兰溪课程的可行性、操作性,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目了然的操作性内容与实施建议。
★ [预设:姐妹班教研组开展针对性研究,完成第二学期的小木工活动方案。完善小厨房活动方案。特教教研组继续开展生活活动方案的研究。]

2、监控、指导,提升课程管理实效
(1)落实课程监控制度,保障“有效教学每一天”
保障《一日三巡》、《保教联动》、《园长一日随机监控》制度的落实,延续 “1+2”式课程质量监控法,有效提升课程领导力。
“1”为园长,按照学期听课计划和《一日三巡》制开展全程或某个时间段的随机监控。本学期增补《一日三巡记录表》和《一日三巡网上公示》制度。常规检查分内容采用自查、互查、园长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变“被动监控”为“教师自主反思”,凸显课程监控的指导性。
[预设]:
教师自查、教研组长互查:“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天自查,组长每周一次抽查)
教研组长互查、园长检查:“环境创设”(包括墙面环境、游戏环境、个别化环境)(组长2周一次,园长不定期抽查)
园长检查:“教师备课”(每周四)
园长检查、科研组长、教研组长互查:“教学案例”(园长每周四,组长双周)
园长分重点检查、保健教师检查:营养员、保育员规范操作(园长每月一重点,保健每周重点)
“2”为课程领导小组,关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质量,采用月重点课程监控方式开展不预约的监控。随后课程领导小组进行分析、评议、反馈,将日常监控作为教研的依据,提高教研组长的研究质疑能力和对全园课程实施现状的关注意识。
[预设]:
2月:生活常规
3月:角色游戏的组织实施,反馈生活组织实施问题整改情况
4月:室内运动、下午体育游戏的组织实施,反馈角色游戏组织实施问题整改情况
5月:集体学习的组织实施,反馈室内运动组织实施问题整改情况
6月:半日活动三位一体的实施情况,随机抽查个别教师集体学习实施质量
(2)加强“推门课”,提升集体学习质量
依据区教研室“学习调研”要求,制定学期“园长听课计划”加强“推门课”监控。
★[预设:朱静、钮思雯——教研组长“试教”式指导(即家常课提前一周试教后进班);王璐菲、李一帆、孙立俊——为园长重点“推门课”对象]
(3)结合“备课日”“巡教日”,发挥家长团课程监控作用
[预设:每周五为特教班家长、教师备课日,采用面谈网络结合的方式完成下一周个训活动方案,共同提高特殊幼儿康复教育针对性。每月最后一周为家长课程团巡教日,3月角色游戏4月室内运动5月学习6月半日开放。]
(4)开展幼儿测评,反思教师行为
灵活有效使用《指南》,借助测评关注幼儿发展,反思改进教师行为。实践完善,形成园固定的幼儿发展评估方案。
[预设:4月语言表达能力 6月体能测试;保教主管带领教研组长基于实践形成可行、科学的幼儿分领域评估方案(语言、体能)。]

3、放大、整合,实施区域健康教育
贯彻区域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立足本园采用“整合、放大、借鉴运用”
的策略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依托基础性课程整合开展自主运动、自主生活的研究,依托特色课程放大开展亲社会情绪课程的研究;依托前后勤联动,尝试借鉴运用区域健康教育(安全、营养)教育的课程经验。
(1)自主运动,持续研究
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村六室内运动。(3月)
重点围绕室内运动开展研究,丰富室内运动的内容材料,完善室内运动方
案。(4月)
园长为首成立研究小组,开展区域幼儿体能评估网上项目的开放(童
童亲子体能测试)——重点项目。
责任人:周骏蔚 管雪岚
(2)生活安全,借鉴应用
【生活】:
豆豆班继续生活活动方案的研究。
★在幼教科、教研室引领下开展健康生活体验室试点研究,凸显我园“生活小达人”拓展活动方案(小作坊、小厨房)的实践研究。6月5日作区域交流展示
【安全】借助联动教研,教师、家长、后勤人员进行安全手册编辑。
保教主管借助联动教研开展“兰溪安全小手册(运动篇、小木工篇、小厨房篇)”的编辑]
责任人:管雪岚 徐蕾
(3)亲社会(情绪),融合放大
① 熟练运用国际课程
借助外培和自培,积累美国PATHS课程实施经验。
责任人:管雪岚 王璐菲 朱静 李一帆
② 多元开展亲社会教育
整合家长、社会资源,立足园特色课程,借助融合活动的研究放大亲社会情绪教育对我园普特幼儿的发展价值。丰富幼儿在园的生活与学习,创设融入社会的机会,激发普特幼儿亲社会情感提升亲社会能力。融合活动可结合课程、季节、社会热点、节日等开展,可整合社区、周边环境、家长等多种资源进行。
三月——“让我们用心听——爱耳日宣传活动”“在园与毕业听障幼儿欢聚活动”
五月——“爱心接力——助残周活动”(亲子长风公园)“种植一棵小树,播撒一片希望”
责任人:李一帆
(4)营养膳食,初步探究
借鉴区域营养节研究经验,尝试开展营养节活动。
[预设:6月营养节,主题待定]
责任人:徐蕾

(5)组织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
围绕我园“亲社会教育”特色组织园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深入推进健康教育在园内的落实,提升教育的成效,凸显园本特色。
【预设】:
3月底出台主题月方案,4月21日上交教研室,5月按方案开展活动,6月做好月主题活动总结。
责任人:周骏蔚 管雪岚
4、立足教研,优化基础性课程
(1)依托优秀教研组评比,加强教研组建设
积极申报参加开展2017年普陀区幼儿园优秀教研组交流评比活动(暨普陀区幼儿园优秀大教研组长评选)。依托参赛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实效。
[预设:3月组织教研组长例会解读区评比方案,领会评价指标;围绕要求准备相关资料与现场教学、教研内容。]
责任人:周骏蔚 管雪岚
(2)大教研
大教研组依据上学期发现的基础课程中个别化学习质量低的问题,聚焦个别化学习有效性开展针对性研讨。提高教师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
责任人:管雪岚
(3)特教教研
① 围绕大教研探索特殊幼儿在融合角色游戏中行为的观察与解读,依据特
殊幼儿的游戏需求进行支持性的干预,梳理干预的有效策略。
② 进一步探索特殊幼儿生活课程的内容,以“小厨房”为重点研究内容,
梳理厨房游戏中材料的适宜性,构建特色生活活动方案。
责任人:郑迪君
(4)姐妹班教研(小教研)
基于本园班级规模特殊性,大教研活动增设半小时“主讲制”探讨关于不同年龄段班级日常教育中的问题,以弥补不能建立小教研组的弊端。同时保障每月一次的姐妹班教研活动。
教研主题把握本年龄段幼儿特点,在深入解读幼儿行为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小木工活动方案的实践研究。

5、多元合力,做强特色课程【科研重点工作】
在《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实施方案》不断调整、丰富、优化的基础上,目前,我们已经将园本化课程实施方案中的特色课程予以优质落地,保证基础性课程与亲社会教育的有机渗透。本学期依托科研深入开展《融合游戏中M&R协同观察模式研究》以此推进教师实施能力,提高亲社会教育的成效。
(1)落实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程序
对现有的科研制度进行可行性的再思与修订,规范科研程序。
规范每月一次的科研例会制度;
规范每月一次课题工作汇报、审阅制度;
规范科研资料及时收集、汇总、梳理制度。
[预设:每月由保教主管召开科研例会,听取科研组长关于月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和下月研究思路,课题包括园级课题、教师个人美育课题。每月由档案管理组长检查科研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情况。]
责任人:管雪岚 朱静
(2)教科研合力研究
落实医教结合,整合华师大、普陀教院专家资源在市区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架构我园特殊幼儿康复教育平台;梳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实践形成有效的个训方案;梳理融合游戏中M&R协同观察模式。
[预设]:
《特殊幼儿干预手册研究》普教院 责任人:周骏蔚 郑迪君
《融合游戏中M&R协同观察模式研究》(市级)兰溪 责任人:周骏蔚 孙立俊
《医教结合背景下“三方联动”自闭症儿童观察与评估研究》(市级)兰溪 责任人:郑迪君
[预设]:每月一次儿童医学中心杨友教授、普陀精神卫生中心路医生、华师大周念丽教授、贺荟中教授参与我园特教班活动,共同开展特殊幼儿康复教育研究。
教师每二周撰写一篇关于融合教育的教学故事,期末汇编成册《伴我成长系列——说融合活动中的故事》。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市区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意识研究能力。
★ (3)举办“兰溪研究成果评比”,提升教师研究意识、总结能力
建立一年一度的征文评比制度;围绕“亲社会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主题开展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渗透于教育实践过程,要求征文不仅提供文稿,还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予以研究成果的介绍,增强教育信息化能力。

6、家园携手,医教结合、高校结合推进有效康复
组织开展“三方会谈”、“家长、普特教师共备课”、“家长协同个训活动”、“专家协同项目研究”等,提升康复教育实效。
[预设]:
每周五“家长教师备课日”:共同就周康复成效反馈,商讨个训方案
每周一次“专家课堂”: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生与自闭症幼儿建立一对一运动治疗。华师大博士指导下园钮思雯老师尝试音乐治疗。(期末积累评估方案、个训方案)
每二周一次“项目研究”:开展《医教结合背景下“三方联动”自闭症儿童观察与评估研究》。
每月一次“三结合研讨”:教师、医生、华师大专家、家长代表共同聚焦现场研讨。
每月一次“平台专家面对面”:借助园康复平台,开通专家热线。网络互动康复教育疑难答疑。
每学期二次“发展评估”:医生、教师开展新学期评估,拟定阶段教育方案;召开新学期家长一对一座谈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和阶段教育方案。期末医生、教师开展康复成效评估。

7、延伸“衔接”内容,幼小衔接由“量变”到“质变”
严格按照《兰溪路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继续《周五体验日活动方案》的落实与内容补充。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衔接”从小班做起,逐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适应与习惯适应。
借助王璐菲老师的个人美育课题,开展“中大班幼儿小小志愿者活动研究”,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适应社会需求。
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和活动,帮助孩子进一步体验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责任感,大班借助环境、活动将衔接教育内容落实到每周、每日。
【预设】:
3月3日进行兰溪、启星联动教研“如何做好特殊幼儿的幼小衔接教育?
3月3日邀请启星校长与特教班家长进行沙龙活动。
沙田学校教导主任“幼小衔接”讲座
责任人:郑迪君 王露菲

(四)保教联动,推进三大员服务质量
目标:医教结合、保教联动,完善、优化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创设环境,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三大员精细化操作规范,形成幼儿园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措施:
1、优化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拜师求教,落实管理手册。
与满天星幼儿园保健教师结对,虚心求教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能力。基于《幼儿园后勤管理手册》的颁布,通过拜师我们以此为标准,规范幼儿园后勤工作操作流程。
(2) 专家指导,制定符合我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邀请区儿保所马科、幼教科蔡颖老师现场指导,帮助园完善修订适宜
的卫生保健制度。
责任人:徐蕾
2、三大员精细化操作规范
(1)保育员每月重点工作项目
二月:晨间清扫与清洁消毒
三月:每日餐点的准备以及护理
四月:户外运动护理规范
五月:午睡、午点、离园的规范及注意事项
六月:日常操作规范
(2)营养员每月重点工作项目
二月: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营养员一日工作流程
三月:膳食营养的质和量
四月:饭碗的清洗
五月:规范操作理论口试
六月:经验交流
责任人:徐蕾
3、保教联动,提升后勤队伍专业能力
(1)健全完善后勤人员每2周例会制度,扎实做好三大员相关工作的学习和培训。
开展分层培训:在后勤组长帮助下后勤人员明确学期个人专业化提升的重点内容,针对性开展自培和互培。例如操作手册学习、重点考核项目的学习、营养节、保育细节护理等。
(2)卫生保健加强晨检,日间检查,做好各项保健工作的信息统计和健康平台的数据输入。园长依据保健教师每月健康平台登陆作跟进指导。
(3)卫生保健每周一次对全园幼儿进行保健知识宣讲,每月一次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2月:(家长)早春预防流行性感冒
(幼儿)早睡早起身体好
(教师)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月 : (家长)“爱耳日”宣传
(幼儿)小耳朵本领大
(教师)点心、午餐的保教配合
4月: (家长)孩子反复生病,找找这些原因
(幼儿)保护我们的大眼睛
(教师)幼儿急症救助
5月: (家长)幼儿急救知识——止血篇
(幼儿)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站、行、坐姿
6月: (家长)平均膳食的四项原则
(幼儿)多喝水身体好
(教师)夏季防暑降温
(4)依托联动教研,发挥伙委会家长参与伙食管理的作用,共同开展营养节的活动研究。
责任人:管雪岚 徐蕾

(五)家园社区
目标:在“后喻文化”理念下进一步探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学的多种方式,提共育成效。建立、完善幼儿园服务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初步形成凸显我园特色的家园工作机制。
措施:
1、建立《兰溪路幼儿园家园社区管理指导手册》、《兰溪路幼儿园家长指导手册》
基于幼儿园已有的家园社区工作经验,梳理幼儿园家园社区管理指导手册。其中包括家园管理简介(组织结构、相关制度)、家长工作答疑、社区资源介绍等,以提升教师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兰溪路幼儿园家园社区管理指导手册》将对青年教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具有操作性指导价值。
责任人:管雪岚
基于家长对学校期望了解的事宜,梳理幼儿园家长指导手册。包括园务简介(学校简介与管理结构、家园管理结构、办园理念)、学校课程(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师风采(园长、教师简介)、互动桥梁(学校主页网址、微信公众号、园长邮箱、网络使用公约)、温馨提示(为家长服务项目、家长接待日、家长接送制度、委托服药制度、配合事宜、收费标准与缴费须知)、家长学校课程介绍。
责任人:李一帆

2、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
继续落实家委会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机制,在亲历中帮助家长加强对学校培养目标的理解。
[预设]:
2月:召开班级家委会会议,递交金点子至校级家委会。(2、23)
校级家委会会议,共商新学期工作,就班级家委会递交的“金点子”予以商讨、回复。(2、24)
校级家委会开展“家长学校课程需求问卷调查”。(2、24)
4月:校级家委会商议助残周活动。
6月:校级家委会参与学校期末评议。

3、家校互动、携手共育
(1)家长进课堂
每月一次家长老师进课堂,借助家长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2)“巡教日”
落实“巡教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上午8:00-10:00为“巡教日”,家委会邀请班级成员一同观摩现场教学,让家长更深入地走进兰溪教育,接纳园办园理念,同时发挥家长课程管理作用。
[预设]:
3月:游戏
4月:室内运动
5月:学习
6月:半日活动
(3) 亲子活动
3月:让我倾听,爱耳日走进社区(丫丫班、大班)
5月:爱心传递,助残周(全体家长)
6月:再见兰溪,毕业典礼(大班)

4、家长学校
依据家长需求,探索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进一步梳理分类家教课程。
[预设]:
(1)传统课程:
三月:保护耳朵(对象——丫丫班、普班);幼小衔接(对象--大班、豆豆班)
四月:让你的孩子走进社会(对象——普班);春季预防传染病(全体家长)
五月:幼小衔接(二)(对象---大班)
(2)家委会自发活动

5、信息化管理
(1)充分利用家校平台、06园园通、微信平台等多元途径对幼儿园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和报到。对“兰溪发布”进行栏目调整,增加互动性。增设家庭互动游戏、家教嘉文的推荐;增设家园述说孩子的故事栏目,共同体会孩子带给我们的成长。
责任人:王颖聪
(2)充分利用园长接待日、园长信箱等途径及时听取家长意见。
(3)充分利用各班的家园之窗、联系册、QQ群开展育儿咨询。
(4)更新幼儿园《兰溪小报》发布形式,改为电子版。使之更为便捷、快速。
责任人:李一帆 王颖聪

6、服务社区,公益早教
深化多种形式的早期指导,为提升家园共育以及0-3岁指导工作质量,创设良好的资源环境,增强多元、品牌意识,善于结合幼儿园的各项主题活动,围绕早教中心工作要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富有实效的互动活动,每年保证六次公益性的早教活动,力求保证每一次的质量。使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7、社区联动,协同建设
(1)早教社区联动,协作互动,办好每一个公益早教活动
(2)与区精神卫生中心互助结对,每月开展一次互动活动。每月一次医生进校园咨询活动。
(3)与普陀区消防联动,开展消防演习
责任人:郑迪君 李一帆

8、专题研讨,提升专业
研讨专题:如何有效组织家长进课堂活动
责任人:李一帆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兰溪路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7 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