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宅小学英语学科文本再构实施意见
徐倩
一、 指导思想: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本再构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材的文本进行合理地再构,并通过语段和所创设的语境的整体推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习的时效性。
二、 目标:
我校78%的生源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家庭熏陶比较缺乏,家校互动有效性不高,学生课后对英语的拓展几乎不太可能,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文本进行一个有效的再构,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得它形成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可观可读可感的文本语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语段文本的有效输出,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农民工子女不至于和城市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差异太大,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三、 具体措施:
(一)基于教材的再构
以“用教材来教英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再构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语境的创设与文本的再创,同时要兼顾解决语言的工具性的特点,这个目标自始至终是用语段教学来解决和达到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文本再构不是为了去增加文本的难度,而是要体现文本的适度。
1、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
在文本的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本课主题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新旧知识整合作为其语量基础,重新设计语段,主体文本要层层递进,可依据以下几点:
a. 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的再构;
b. 再构时重点,难点,要点要涉及;
c. 再构时对零散知识的整合,并且要有情感教育;
d. 再构时也一定要注意文本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语言的规范性;
e. 新授的文本在教授过程中应不断复现。这里指的复现是指文本中的知识点或者是语篇语义的再现;
f. 再构的文本中可以包括学生习得的知识,但是这类知识应不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
g. 当教学中出现多个文本时,要分清主次文本。
2、主题内容为语境基础
主题内容不能与语境脱离。学生只有在语言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a. 依托语境,设趣味文本
特别应用在启始年级,趣味文本可以为童谣、对话、图语等。教师找到顺应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把某些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再构成他们喜欢的文本,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b. 依托语境,设实效文本
实效文本讲究文本设计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二期课改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加大语言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也需要文本的推进为依托,最终达到在语境中教学、在应用中教学。语境设计与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也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一切课程皆体验,一切体验皆课程”。
c. 依托语境,设精巧文本
精巧类文本由于其文本的短小可分为小儿歌、小对话、小歌曲等。这些短小的小文本专为解决某个教学难点或操练某个教学内容或渗透后续教学等服务。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修改这些短小的文本,创设新的文本。
d. 依托语境,设延续文本
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的课程,英语的学习成效就是体现在生活的实际运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赋予他们在课后完成延续性文本的学习任务,并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关注、比较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3、整体内容为语用基础
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带动词句的学习,在语段的整体推进过程中运用辅助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巩固的同时辅助文本也是学生实现语用过程的语料基础。
(二)基于学生的再构
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基础出发进行合理的文本再构。正因为学生的不同,才更需要教师进行文本再构,因此,教师一定要从自己的学生实际出发,增加和体现文本再构的适切性。
1、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背景、学习背景、语言兴趣、认知能力和水平等因素,把握好再构的度。
2、情感需求和知识需求并重
文本再构既要符合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样更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共鸣。
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奇妙的语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教师展现出的文本,不知不觉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b. 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文本,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创设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文本,因为真实的东西是计算机媒体所代替不了的,它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成刺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感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想说要说抢说的积极态度和情感,让学生的内心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
(三) 基于教师自身素养的再构
文本再构其实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师拿到教材后都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文本再构。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形式的组织等都需要老师进行再设计,文本再构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要多元化的发展
文本再构需要我们老师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知识,同时还需有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眼界,为小学英语课堂开拓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设计出基于学生、基于教材、基于教师的文本再构,真正实现文本再构的有效性。例如学校开展的统整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对各年级的教材进行了分析、对各自任教的学生进行了分析,上好课的关键还在于备教材、备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再构是教师的自我提升。
2、文本再构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和提升
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的文本再构,是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及学生旧知的文本再构,与脱离教材的文本再构不一样,教师再构的语言需要有根有据。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使之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文本再构既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又提升了教师的能力,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将文本再构作为自身教学工作中的隐形指示牌,这样延续下去的教学一定是有灵性,有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