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四学年第一学期金洲小学教导处总结(2015、01)
一、情况分析:
优势:
1、学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生态教育下绿色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正日趋完善。“基于绿色指标,让教学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力求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改进,已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生态教学”的探索,构建“扎实、生动、生长”的课堂文化。结合课题,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相约课前”的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2、参加第三届普陀区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比赛,此次参赛的学科是语文、品社、探究。沙丽娜老师取得区语文教学评比二等奖的好成绩。
3、积极开展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新课题《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基于精准学情分析的支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三门学科的子课题的研究初步取得了成效。11月,在愉快教育关于课题实践的调研中,我们的实践经验得到了参加调研的专家的肯定。
4、打造特色学科特色,铸造学校品牌。语文学科:在1-5年级开展“阅读动起来”活动。数学科学:翻转课堂。英语学科:一年级英语特色项目引进了英语合唱团和语音培优班两个兴趣班课程,三四年级进行了高分宝的电子练习试卷试点。探究学科:3-5年级开设台湾元智创新课程,通过不同以往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孩子在不同的课堂中找到发现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5、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语文现场作文竞赛及科普英语竞赛和“现代信息杯”英语听力大赛。400多位学生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本学期重点工作:
1、落实常规,让教学走向规范化
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各学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严格教学常规管理,保证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精心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本学期由于大修,所以学校分两个校区,15年级在玉华校区,234年级在少年城校区。由于教学条件的不同,各科教师遵守“集体备课流程”进行备课。备课时认真解读教材,制定适切、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细化教学环节,练习的设计有针对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年级组主备老师按教学进度提前把教案发到同伴手中,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每次课前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进行再创造,基本形成合理的、个性化的教案。同时,要求认真撰写课后反思,有针对性、深刻性,能指导今后的教学。目前,从每月随笔的质量来看,一部分教师已经养成了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每月检查教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别优秀的教师,所以,本学期开始,备课免检制度在一些学科尝试着实施起来,下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实行这样的制度。
2.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本学期,通过开学初的推门课、师徒结对的实践课、新进教师展示课、教研组的主题研讨课等形式,贯彻落实:课前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体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关注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重点关注学生的“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有效的课堂互动,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教学。
3.精心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借着上海市“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督导这个契机,我带领老师们坚持“老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原则,精选作业,做到减负增效,并做好金洲小学试题库的累积和优化。各学科在布置作业时也能做到相互协调,防止作业过多或不足的现象产生。从教研组每月的作业检查报告来看,老师们批改作业细致扎实。教研组对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也能及时分析、讲评、纠正,诊断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教师的教学问题,从而改善教学行为。
4.开发潜能,重视学习辅导
本学年加强了对学困生辅导的过程化管理。学期初,各学科老师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填报学困生资料。教导处建立了3-5年级学困生档案库,跟踪调查这些学困生的学习轨迹。年级组内各科老师经常研究探讨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对学困生能做到关爱有加。不同级组的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和构建适合他本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勤于谈心、勤于督促、勤于指导,使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具体的数据在期末教导处质量分析中具体分析)
5.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法
2014年9月,上海市教委为了更好的在小学低年段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对一年级的语文书进行了瘦身。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决定,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我组织一年级教师学习《低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方案》,并每周一坚持到玉华进行跟踪听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月8日,教导处代表金洲小学,向区督导自查团汇报,《我校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自查报告》,我们在低年段的一些实践经验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
6、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课程计划
本学期的排课表工作对我而言是个挑战,原本学校任教学科教师人员紧张,两个校区,一年级的英语课程、老师们的培训活动、四年级游泳课安排、3-5年级元智课程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安排、五年级的写字等级考、孕妇老师的代课安排……,好在每位老师都很配合我的工作,遇到换课、代课、甚至是有时教室里突发状况缺老师,大家都会及时补位,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
二、个性鲜明、特色突出(亮点)
(1)绿色调研——质量的大考验
每年的9月开学第二周,就是区里对六年级学生的一次质量大调研,在校长室的关心下,教导处协同原五年级团队,本着对所有孩子负责任的态度,不让任何一个掉队的原则,认真把好质量关,最后这届孩子获得了全区第一好成绩。除此之外,四年级团队的市级绿色质量调研,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和四年级团队研究命题,设计练习,安排考场……最后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市级调研
(2)区推优赛——成长的历练台
9月刚开学即迎来了第三届普陀区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比赛,此次参赛的学科是语文、品社、探究。教导处积极联系相关教师,和学科教研组长,克服教学条件差、时间紧等困难,积极备课、磨课、拍录像、联系专家……最后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沙丽娜老师取得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3)二校联手——智慧的大碰撞
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提升专业素养,在校长室的牵头下,11月28日,我们与舟山市普陀区沈三的校长与教师们及来沈家门党建共同体学校的近50名教师共同相聚,围绕“走进生本课堂,共助乐学成长”这个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教导处吉冰老师和数学大组长黄春霞老师上了两堂教学展示课,获得了当地教研员及听课老师的好评。
(4)愉快教育——巧搭学习支架
11月21日,教导处吉冰老师代表学校就愉快教育关于课题实践的调研,围绕学校在新课题(“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基于精准学情分析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和推进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经验。从学校校情出发,思考当前在具体实践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后续考虑怎么解决困难,打算怎么抓?怎样促进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这几方面进行了汇报,我们的实践得到了课题组专家老师的一致认可。
(5)心灵滋养——开拓新的视野
儿童阅读一向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一直以来深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欢,我们学校也涌现了一批爱绘本,会上绘本的骨干教师。本学期,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为每位孩子上了5-6节经典阅读课。为了能让更多的新教师融入这个团队,本学期,在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又有3位新老师参加了上海市儿童阅读培训基地的培训活动,2天的课程,让这些新教师直呼过瘾,专家的报告,同行的展示,尖锐的讨论……也给她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三、机遇挑战与不足:
1、下学期学校搬入新的校区,所谓“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2、学校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让人感受到了新的活力。新的教师中不乏勤学好问的好苗子,我对金洲的课堂教学新的变革充满期待。
3、一直以来,我想想在想,教导处到底是干什么的?布置任务?检查?还是……由于自己还在一线担任语文教师,有时忙于各种会议或者排课表之类的琐事,不免会弱化教导处“导”的功能。新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来发现问题,指导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由于极度负责,把自己圈在了班级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渐渐的对教改的信息就变得不敏感了。下学期我有了新的想法,将多为老师们提供学习和展示锻炼平台。让每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有所提升。最后我想用这么三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
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
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
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今年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