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科研室围绕学校《立人教育 优质发展》主实验项目的要求以及学校工作目标,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工作。以“适合教育”为思想引领,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新课标为突破口,认真做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二)做好各项课题工作
根据各级部门的要求,指导课题组和教师个人做好各项全国、市基地校课题、区级一般课题、专项课题、个人课题的申报、中期、结题等各项工作。
序号 |
课题 级别 |
课题 管理部门 |
课题名称 |
课题 领衔人 |
所属阶段 |
1 |
国家级 课题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
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
骆奇 |
2022年12月展示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示范校 |
基础教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中小学) |
骆奇 |
2022年12月结题(延期) |
|
3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
九年一贯制学校传统美德知行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
骆奇 |
2022年12月 中期 |
|
4 |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 |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
骆奇 |
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开展研究 |
5 |
市基地校课题 |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学校课题 |
小学低年级语文运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研究 |
胡畔 |
2022年11月 结题 |
6 |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学校课题 |
小学生英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阚妮 |
2022年11月 结题 |
|
7 |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学校课题 |
中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
王璟 |
2022年11月 结题 |
|
8 |
区级 课题 |
普陀区区级一般课题 |
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
沈倩如、虞凌洁 |
2022年10月 中期 |
9 |
普陀区区级一般课题 |
民族文化在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 |
娄思蓓、柏琳 |
2022年11月 中期 |
|
10 |
普陀区区级成果推广课题 |
互联网+时代班集体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 |
同济二附中 南校 |
2022年12月中期 |
|
11 |
普陀区区级专项课题 |
一条龙体系下舞蹈融入课堂的模式和策略研究 |
骆奇 柏琳 |
2022年10月 结题 |
|
12 |
普陀区区级专项课题 |
一条龙体系下中小学羽毛球青训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晋元附校为例 |
骆奇 田洋磊 |
2022年10月 结题 |
|
13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古诗词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 |
陈臻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4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维的实践运用研究 |
董彬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5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小学低年段“喜阅说写”课程推广运用研究 |
刘芳芳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6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初中美术版画教学中运用综合材料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践研究 |
樊婕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7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互动视频开发与应用研究 |
黄依蕊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8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初中道法学科中法制教育微课资源筛选与应用标准的研究 |
姚雪微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
19 |
普陀区区级个人课题 |
基于劳技学科核心素养的STEM项目探究实践 |
蔡利萍 |
2022年9月 结题(延期) |
1. 开展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
(1)基础教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研究
因上学期疫情影响,本学期将通过跨学科活动和学科德育研究,围绕“传统建筑”,做出一个典型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另行初步设计新项目。
(2)国家信息技术课题研究
本学期定期分校区开展《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青年教师实践活动,并进行资料收集,完成经验总结提炼,做好课题研究工作。2022年12月将预计开展课题展示活动。
(3)市级课题的研究
申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级课题《培养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初中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学期做好申报的相关工作。
(4)工程学相关课题的研究
科研室将继续开展初中阶段工程学研究。因疫情影响,完成上学期“桥梁设计”主题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继续做好以“工程学”为核心的各类课题申报和研究,融合各学科教学,逐渐形成7年级课程,并在小社团进行实施。
2. 做好其他部门及教师个人的课题管理工作
(1)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学校课题3项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市教科所基地校已立项的三项课题结题的管理及指导工作。并准备新一轮的三项课题申报。
(2)区级一般课题2项、成果推广课题1项、专项课题2项
区级一般课题《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民族文化在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将在2022年10月进入中期,科研室做好指导及管理工作。
区级成果推广课题《互联网+时代班集体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进入结题准备阶段,协助政教处做好结题工作。
区级专项课题音乐组《“一条龙”体系下舞蹈融入课堂的模式和策略研究》、体育组《一条龙体系下中小学羽毛球青训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晋元附校为例》将进入结题,科研室将继续参与研究过程,做好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3)个人课题
区级个人课题将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结题,科研室已进行结题培训,并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跟进指导,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结题。
(4)校级小课题
各教研组结合各项征文、比赛的要求等,开展新一轮校级小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
(5)2023年区级课题申报
组织教研组长、校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新秀等教师学习区级科研课题申报工作要求,开展2023年区级规划课题、个人课题的课题申报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与,假期中进行撰写,科研室进行初审。
(三)开展各类科研培训
1.定期邀请市、区科研专家指导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听取专家意见落实课题阶段研究任务,从而保障课题有序开展,。
2.“朱雯工作室”,定期定点开展课题研究,指导研究进程及相关研究内容。同时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3.组建一支优秀青年教师、学校骨干为主的科研队伍,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参与市、区各类征文比赛及课题申报,提高通过率。
4. 针对各类比赛开展教师科研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四)搭建教师展示平台
1.组织并指导教师参加全国、市、区各项论文、案例、课例等比赛,为教师提供展示与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营造学校科研氛围。
2.利用校园网站中的科研平台及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及更新网站、公众号科研内容,宣传学校科研工作,展示教师科研成果。
(五)自查落实学校规划及教育局对接工作
依据学校新一轮规划中2022年度达成目标及教育局对接工作中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进行自查,及时落实与调整。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