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务处根据学校五年规划以及晋元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三年实施项目指南的发展目标与实施安排,依托“跨校联合教研”、“开发学历案资源”等项目提升学校教研品质;开展以“课堂实施程序化”为主题的“晋课堂”教学实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主要工作有:
一、课程建设
1.跨校区合作,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选择性,充分挖掘学校校内资源优势,调整南校的部分课程,补充附校和西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2. 进一步规范课程各环节的管理,确保课程的质量。学期末,各校区将通过成果陈列、板报评比、研究课结题展示等方式进行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展现学生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学习情况。
3. 为综评录入工作做好保障。根据区、学校方案的要求,完成八年级探究性报告撰写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对学生上交的探究报告检查、修改,并对学生报告填写评语。
4.对标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要求,制定创建计划和学期落实计划,注重科技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并尝试构建科技校本课程体系。
5.加强社团的建设,为各类社团的建设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与课程实施经验,让更多学生能够在“课后三点半”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丰富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艺术、科技、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管理
1.各教研组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开展以主“课堂实施程序化”为主题“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打造优质课堂。教研组结合学习 “二二三四” 教学架构理论,在各教研组尝试进行“二二三四”教学架构的探讨与实践。各教研组可根据本组的教学实际问题选择下位的主题,制定活动安排,开展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提升课堂效能。同时,注重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
2. 探索各年段分层辅导策略。在“双减”、“双新”背景下,根据学校走班式分层辅导课程方案,继续开展6、7、8年级高阶思维的拓展活动课。在5年级开展初中拓展的下沉式教学,开设科目为数学。为5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思维品质的平台,也为初中思维班的选拔做好铺垫。尝试与晋元高中进行课程和学段的对接。在目前九年级开设的数学、物理两门对接学科的基础上,扩大到7、8年级科学素养类课程的对接,使更多的晋元附校、西校及南校的优秀学子能够享受到集团化后带来的高中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同时,也让这些学生能够领略晋元高中的魅力,为高中输送优秀学生搭建平台。
3. 开展学习资源建设。为实现学生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学习,打通渠道。依托教研组对现有的教案、习题、试卷、微视频等素材进行再次梳理,分类打包后上传DS files app 平台,建立学校课堂学习资源库,共享优质课堂。在集团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组建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开发小组,整理学校现有资源,开发统一标准的具有推广意义的“学历案”资源,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在“双减”、“双新”背景下,根据五项管理的要求,加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以及《初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按照备课组为单位,中考类学科进行单元作业设计,非中考类学科进行项目化作业设计。
4. 跨校区教研,融合共建。依托已有的教研组研修项目团队,继续在深化附校、西校及南校跨校区联合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备课组小课题研究机制,鼓励四校区的教师集体备课、同步教学。继续加强与万里城实验学校初中数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同时,将此延申到两校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晋元的英语和万里城实验的化学。发挥集团化后的优势,增强与其他各校的联系,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联合教研活动。为学校的学科高地建设夯实基础。依据跨学科、跨学段整理学科教学内容,尝试性地在合适年级开展教学,进行项目化管理。建立由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跨学科等教研组部分教师组成的学科项目组,将梳理好的内容整理成册,作为后续年级提前选上的依据。
5.改进教学评价。适应新中考招考改革,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四校区协同落实开展教学监测和质量分析,精准改进,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制订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评定结果方案,完成毕业年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录入。做好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工作。
6.书香伴成长,办好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结合学校师德教育主题,通过读书征文、诗词大赛、朗诵比赛、故事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全面提升思想境界和品味。
7. 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根据修订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日常规范管理。尤其关注作业管理,加强对作业来源、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总量、作业批改、作业辅导等方面的考核;制定课堂巡视制度,在本学期的基础上细化课堂教学巡视内容,巡视内容主要包括二分钟预备铃到岗、课堂纪律管控、教学组织适当、课堂教学规范(罚站、专课专用等);完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机制,既能发挥组长们工作的能动性,又能体现考核的差异性。
8.落实课后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做好课时统计工作。各年级课后服务分为15:30-16:30及16:30-18:00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内是作业辅导,指导学生完成学科作业为主。第二个时间段是课后看护,对学生进行托底辅优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平台。
9. 加强5、9毕业年级工作,做好1、6年级招生工作。针对期末考试成绩,查摆问题,逐一分析,制定备课组计划,切实提升学业成绩。应对中考招生政策的变化,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的核查、报名、中考以及考后各招生批次志愿填报等各项相关工作。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做好1、6年级的招生工作。
三、师训工作
1.师德建设
对标2022年度上海市教师队伍建设、区教育系统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标准要求,继续加强我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继续开展以“厚德而和,行健而立”学校精神为主题的师德专题讲座。发挥学校 “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党员示范岗”等先进榜样的作用,通过宣传表彰,宣讲事迹,在教师中辐射正能量,在评先评优中逐步完善教师师德评价机制。
2.青蓝工程
(1)青蓝结对,根据年度的人事调整,调整青年教师的导师,做好每月的带教检查指导。
(2)青蓝培训,与科研室和信息处合作,以“信息能力工程2.0培训”为扳抓手,聘请各类专家开设讲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见习教师开展“青蓝汇报课”活动,制定见习教师考核方案,通过导师带教、备课组指导、教研组磨课三级打磨,最后在学校范围内开设青蓝汇报展示课,对每位见习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3)青蓝论坛,继续加强青年教师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力度,根据各组确定的研修主题,开设一节研究课,对考试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跟踪分析,通过导师听课指导和教研组的专题研修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每个组推出一到两节优质课,在“青蓝论坛”中进行分享交流。
3.骨干队伍
做好新一轮“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从教学、德育、科研、管理等方面分析优势与努力方向,明确今后五年努力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与人事处合作,聘请专家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梳理有条件参评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区高级指导教师的老师,帮助他们制定专项的个人发展规划,重点聚集进行专家带教,建立学校“名师后备人才库”, “一人一档案”,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好准备。
4.十四五师训
根据区师训办的要求,做好市区校各级各类培训方案制定、指导、督促工作。
5.访学接待
根据市、区、校交流访学的任务布置,做好各类教师群体的访学接待工作。
晋元附校、西校及南校教务处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