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晋元附校及西校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小结
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2022.01.17 ?次阅读

 

 

本学期,教务处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部、市教委关于“五项管理”、“双减工作”的文件精神,继续抓实常规精细化管理,落实学生放课后服务工作,统筹作业管理。以教研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有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重点培育学生思维能力,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学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与初中组体育组协调,调整了体育课班级授课机制。师资将原来的2名老师授课改为4名老师,每4个班同时授课。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原先班级建制,进行体能类项目训练,如长跑、跳绳;还有一部分,以教师导向性建议、学生自主选择为原则,打乱原先班级建制,按照学生所选项目进行走班教学,其中篮球班2足球班1个、排球班1个。开学至今,学生的体能和技能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跳绳项目由原来大部分学生不合格到目前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优秀的成绩。

(2)设置了教务员巡视制度,初中部增设了8点05分的铃声和12点55分铃声,改善了二分钟预备铃教师及时到岗问题和学生准时到专用教室上课问题。由各校区教务员进行检查,每月的检查结果在教研组长会议上公布,并将此纳入教师每月绩效考核中。

(3)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尤其是作业管理。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中考考试类学科,进行一个单元的设计,非中考考试类学科,进行长作业或者项目作业设计。每月进行作业检查,检查能否做到作业内容统一、作业格式统一、作业批改统一。由备课组长自查,教研组长普查,教务处抽查,检查结果在教研组长会议上公布,并纳入教师每月考核。实行每日作业公示。由年级组长牵头,协同班主任,控制班级作业总量,并每天放学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在学校公示栏公示。

(4)根据“双减”要求,严格落实“5+2”模式,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教务处根据区相关要求,课后服务时间为:小学部为周一到周五15:10——18:00,初中部为周一到周五15:25——18:00。明确每天的看护教师,并做好相关统计。

2.对标打造优质课堂。

(1)本学期将学校 “教学设计问题化”为主题的“晋课堂”有效教学活动和区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相结合,各教研组根据时间节点制定活动安排表,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小学部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分别拟定了各自的活动主题:小学语文组《巧用云课堂,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语文素养》、小学数学组《问题设计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小学英语组《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活动策略研究》、自然组《单元整体设计、支撑适合教育》、音乐组开展“把握单元的内容重点凸显教学目标导向”研究。根据学科安排,共有15名老师进入区复赛,目前初中数学王璟老师、初中物理孟振骏老师复赛入围。本学期准备开展优秀课全校展示活动,选取中考考试学科和非考试学科各一节。

(2)根据学校走班式分层辅导课程方案, 6、7、8年级开展了培养高阶思维的拓展活动课。涉及的学科为数学、物理,每周1到2次。随着晋元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的成立,由晋元高中委派教师,在9年级也开设了相应的拓展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平台。

3.加大教研组建设,推进学科高地建设。

(1)各教研组依托校内外资源成立项目团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初中数学叶锦义老师团队共活动6,其中指导明翔郭文艳老师开设《相似三角形的复习与小结》以及张晓璇老师开设《比和比例的复习与小结》、初中历史周月军老师团队共3次活动,其中娄心萍老师开设了区级公开课《盛唐气象》以及跨校区开设了《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得到了周老师的悉心指导。

2)由于明翔校区的加入,本学期积极开展跨校区联合教研活动,实现了几个校区教研活动的深度融合,各学科共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17次。每月教研活动有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9月份共撰写了通讯稿13篇,10月共撰写了通讯稿15篇,11月共撰写了通讯稿15篇。

4.在新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后初三工作的举措

(1)为了能尽可能让教研组内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毕业年级的教学,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能力,尤其是道法、体育、跨学科等科目,本学期在8年级安排历史老师3名,9年级安排道法教师3名、体育教师4名、跨学科教师4名。毕业年级教师团结一致,努力奋进,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个年级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科业绩竞争氛围。

(2)根据近三年的学校中考数据,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历史、体育、跨学科细化到具体学科和教师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具体举措有:9年级体育学科的走班教学;9年级数学学科的每周听课制度等。

5.语言文字书香校园工作。

在宣传方面,我校利用全校三个校区的班队会时间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推普宣传周的各项活动,向学生作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在橱窗张贴了多张推普主题的海报,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中广播员用标准的普通话播报身边事,让广播员产生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起到推广普通话的促进作用。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黑板报绘制并且标注正确、规范的汉语拼音、温馨教室布置等,在师生的通力配合下全校完成了一期语言规范的黑板报、每班几乎都有书法作品挂于墙上。既提高了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聚焦于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诵读活动,朗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中学生读本》、《红星照耀中国》等读本,在使学生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语言文字。

学校还积极配合参加市、区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例如六、七、八年级都参与了第十四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征文和知识竞赛个人打卡赛,在书写规范字的基础上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的机会。

二、课程建设

1.科技艺术体育工作

艺术:学校舞蹈、管乐、戏剧、合唱社团分别组织学生参加了“致敬红领巾”上海青少年庆祝建党100周年艺术展演(作品《烽火青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闭幕式(作品《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上海地区展演(作品《飞夺泸定桥》),“光影百年致初心伟大精神代代传”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开幕式、闭幕式 (学生代表、主持人、朗诵),第二届长三角地区管乐艺术联盟(管乐独奏)云展演,2021年11月 《天空之城》进棚录制,艺术组配合完成了“课后三点半”的微视频拍摄工作。其中“红领巾心向党”普陀区中小学生庆祝建党100周年“声”临其境优秀作品展演,作品《那一束光》获大国少年说诗朗诵一等奖。“我把歌声献给党”《你是太阳我是花》获上海学生合唱联盟最佳展演奖。“2021让爱看得见•你我来实现”大型传爱公益活动获二等奖、最佳编配奖。作品《穆桂英挂帅》参加“艺心向党 梨歌心声”2021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颁奖展演活动,获“小白玉兰”称号优秀集体,学生姚立言获“小白玉兰”称号,获最受观众喜爱的“小白玉兰”称号。《你是太阳我是花》获2021年10月 “百年放歌,童心向党”视频展播征集活动展播提名奖。

美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活动。9月,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创意彩泥交流活动,11月,七(3)班宣姝菡的彩泥作品入围了上海市彩泥活动,并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了交流展示。10月,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阳光天使杯”2021年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区级选拔,普陀区青少年文创设计征集活动。11月,组织学生上海市青少年“超级景观秀”比赛(普陀赛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活动。美术组青年教师高昊、施情、杨莹和八年级学生走进凯旋华庭居委,参与升旗活动和“闪闪红星耀中国,我与祖国共成长”手工活动,与居民们一起制作衍纸。10月初,钱开伦老师参与普陀区“廉洁教育月”三个一系列活动,围绕主题进行橡皮章创作。在普陀区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动漫画项目、茶艺项目、工艺项目、陶艺项目中多人获奖,学生在第52个世界地球日普陀区中小学电脑小报宣传活动、普陀区青少年“追忆红色记忆”摄影比赛、上海市青少年摄影创作实践活动、普陀区学校美育节书画专场绘画、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2021年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等比赛中获奖。

体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2021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系列工作。完成普陀区四五年级学生体质健康20%校级现场体质监测工作。区级课题《一条龙体系下中小学羽毛球青训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晋元附校为例》中期汇报。组织学生参加了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在线团体羽毛球,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啦啦操比赛,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武术比赛,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网球比赛,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高智尔球校园联赛团体赛,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线上)广播操比赛,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暨普陀区学生足球精英联赛,主办了上海市第二届“晋元附校”杯上海市青少年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学生分别获得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在线团体羽毛球男子初中甲组二等奖、女子初中甲组二等奖、男子初中乙组二等奖、女子初中乙组二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晋元附校”杯上海市青少年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男子B组冠军、女子B组冠军。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啦啦操比赛初中街舞二等奖。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武术比赛小学组一等奖和初中组二等奖。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网球比赛初中男子单打乙组第三名。奔跑吧少年2021年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高智尔球校园联赛团体赛-青少年组二等奖。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线上)广播操比赛三等奖。普陀区青少年体育系列赛暨普陀区学生足球精英联赛(小学初中组)一等奖。

科技:结合市区科技教育工作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宣传和落实各项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参加第十二届“赛复创智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意设计。第十八届未来工程师。第31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申报工作。第七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想象与创造” 2021上海市中小学生未来之星成长活动。2021上海市青少年电子制作与设计活动。2021年第十八届上海市青少年“未来之星•上图杯”创新模型大赛。上海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开展晋元附校第十七届校科技节活动。本学期,科技组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竞赛共取得45项市级奖项和5项区级奖项,中国上海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优秀组织奖。上海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上海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 3人获冠军(一等奖)、3人获亚军、9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3人获最佳搭建奖、3人获最佳工程奖。第十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上海地区选拔活动1个三等奖。第七届上海创客新星大赛 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常见昆虫识别系列活动(常见昆虫识别)小学组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2021普陀区中小学生科创大赛暨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 5个三等奖。

2.拓展探究工作

本学期,统整课程内容,梳理课程结构,增加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格教育的“多谋善断”校本课程,组织更多六、七年级学生参加K12课程的学习,引入晋元高中教师开设的课程《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中的物理知识》《趣味字词文化》。戏剧社团、舞蹈社团、管乐社团在明翔校区开设课程。初中部在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社、K12工程项目等课程开设中均挑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突破课时的限制,实现长短课时灵活调整。其余学生以年级组走班的形式进行上课。根据区教研室要求,在“上海市教研在线”网络教研平台,我校研究课教师参与了网络教研,完成课程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围绕“课题研究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了网络学习和交流。拓展型课程教研组通过开展主题教研,并延续上学期的“以优质化课堂为核心,推进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方案,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规范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同时加强课程资料的收集,为后期编写校本课程做好准备。由于前期准备充分,顺利完成拓展探究课程的综评填报工作。

三、师训工作

1.师德建设:

(1)做好全员师德专题教育培训。

根据市区文件精神,确立了 “4+1+1+1”学习内容,制定了专题培训方案。

6月29日在教工大会上做宣传动员,从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及时间、培训内容与形式以及学习手册填写的要求等作解读。6月到10月组织了4次专题讲座,分别是: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王萍的“会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骆奇校长的“学校精神解读”、校科研室副主任林辰杰老师的“永立潮头?勇立潮头!”、视频学习王德峰人文关怀是为人师的第一前提。不同主题的讲座,丰富了教师对“师德师风”内涵的认知,加强了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开展了1次影视学习和1次实践学习,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学习强国平台“党史专题”、“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的内容。(插入老师观看学习强国图片)以集体活动、个体活动的方式,调动教师师德师风培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做好通讯报道和活动总结,学校推荐了四篇教师师德征文和一篇学校师德案例报区参加评选。

(2)青年教师师德演讲

根据学校2021年度的师德主题“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活动。7月-8月: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师德主题,撰写师德文章,共收到征文55篇(包括四个校区)。9月:指导教师对文章进行修改.11月3日:四个校区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演讲初赛(共27位教师)。11月5日:骆奇校长给10位入围决赛教师做赛前师德培训。11月12日:教师修改师德文章,准备编集成册。11月26日:10位入围教师决赛前彩排。12月3日:决赛(暂定)。

2.青蓝工程:

(1)2021学年师徒结对

本学年西校和附校共结对教学类25对、 德育类14对。发放各类带教手册、明确带教要求、指导开展带教工作,每月做好青蓝手册检查和填写指导工作。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协议的签定、拜师计划的撰写、活动记录、听课记录,总体情况比较良好。存在的问题有:带教协议还有部分老师签定的内容不完整,缺导师或者学员的签名。计划有1位学员没有完成。结对记录有4位学员没有完成。听课记录有1位学员缺少图片。)学员中完成比较认真的有:孙蕴春等10位。

学期结束前还会对所有导师和学员的手册进行检查和考核。

(2)继续做好市级2-5年青年教师课题项目的推进

9月: 参加市里组织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项目专题线上指导(五),参加A2培养机制组线上“学习共同体研讨”活动,项目组成员例会研讨和布置结题工作。10月:撰写整理结题附件整理(研究案例、获奖统计、青蓝访谈等)、撰写结题申报表、结题报告、结题项目书等。26日参加市线下结题工作会,27日召开项目组成员结题研讨会,传达市师资培训中心结项要求,讨论修改结项报告。28日开展青蓝学员问卷访谈, 29日结题材料报区师训办接受专家评审。11月:11月初根据区专家评审意见对结项报告和附件进行修改,11日将结项报告、结项申请表、附件材料等交市师资培训中心,接受结项评审。11月中旬,接区师训办通知,整理结项论文报区刊物发表。

(3)青年教师师德征文和教学征文活动

四有好教师征文:在组织教师做好师德专项培训的基础上,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案例征集活动,共选送5篇征文参加评选。

 “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学习新样态”征文:认真参加区组织的征文培训,11月初做好线上相关培训指导,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参加,11月底,征文审核报送区师训办,共报送征文:附校7篇,西校5篇。

(4)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8月27日组织新入职见习教师岗前培训,聘任优秀的导师带教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开学的教育教学准备工作。做好见习规培教师的信息核对工作,保证见习教师规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见习教师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观看教师情绪管理、教学论等视频资料,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截止到目前为止12位见习教师在10月份共参与29次基地校的培训,11月份共参与32次基地校的培训。我校沈倩如校长和林崟奕老师担任2021见习规培训指导老师,共带教4位区内见习教师,这是我校首次担任见习规培基地校的工作,为今后申报优秀基地校做好准备。

3.骨干队伍:

(1)做好第六轮区发展团队基地校和学员的申报

9月:根据区的预通知做好学校预报名工作动员,做好前期申报基地校的酝酿和沟通准备。对获得优秀学员和新蕾杯学员、高指、拔尖教师等(许洁、林崟奕、秦瑞波、沈倩如、林辰杰共五位教师)做好报名准备。10月:指导教师完成预报名工作,最终预报名学员附校申报人次20人,西校申报人次:19人。11月:11月初根据区正式报名通知,通过教研组通知教师做好网上报名,对预报名老师进行个别确认,和网上填报指导。根据校长室安排,确认工作室基地校的申报名单,做好基地校网上申报填报工作。11月中旬汇总基地校和学员申报表,报区相关部门,待审批。11月下旬,根据区师训办、学校校长室等各条线的通知,调整和补充基地校和学员的报名,做好线下补报名工作。截止到目前为止,附校教师学员申报人次28人,基地校4个,西校教师学员申报人次25人,基地校5个。

(2)做好新一轮发展个人五年规划的制定工作(12月底完成)

12月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新五年发展规划,指导教师根据个人发展需求,从教学、德育、科研、管理分析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分年度的实施计划。

(3)10月至12月的区中青班后备骨干跟岗工作。

本学期共有三位兄弟学校的区骨干后备来我校跟岗骆奇校长。学校认真制定跟岗方案,做好每次的跟岗培训安排,做好部门协调,为学员的调研提供材料支撑等。

4.教师培训:

(1)完成附校、西校师训平台的新建、拆分工作。开学初向区师训办递交“关于新建单位申请的情况说明”。做好附校、西校参加师训教师的人员统计。对退休、病休等做好情况说明和停用操作。根据区师训办的要求做好西校、附校两校人员的调动工作。做好新进教师注册、调动教师的师训转入转出工作。做好十三五结业证书收集存档。根据区师训办的要求,完成十三五教师培训证书编号登记和存档,指导教师做好证书下载保存等。做好十四五第一次市级课程报名培训,指导教师完成信息更新确认等。全员信息能力2.0工程培训:根据区师训办的要求,10月底完成参培教师人数统计上报,附校133人,西校149人。11月初根据市区培训方案的精神,制定信息能力工程2.0校本研修培训方案,指导明翔校区制定培训方案。11月中旬,做好附校、西校平台上的教研组设置,通知并指导教师做好平台注册,与超星工作人员多次沟通解决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区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全员注册,达标率达到100%。1月初,做好附校、西校全员教师的区级课程(15学时)的培训学习督导工作,保证100%达标率。

 

晋元附校及西校教务处

2021.6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7 0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