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科研室紧紧围绕着主实验项目《立己立人 优质发展》,积极开展各项科研项目工作。学校继续以“信息化研究项目”为抓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研究”,同时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艺体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以达成适合学生优质发展的美好愿景。以下将本学期科研工作做简单阐述。
一、课题研究及管理
(一)学校课题
1.全国课题
(1)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总课题组子课题《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立项,主要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主要研究切入点,开展前期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研究。本学期进行了此课题暨区一般课题的开题会,同时在真金校区组织教师定时定点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课五节,认真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并进行案例撰写,做好过程性材料的积累。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立项。此课题将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共同开展,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
本学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项目,基于“传统建筑”这一关键词,落实在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基础教育学科中,同时结合工程学中的桥梁设计等,设计系列课程,初步形成跨学科案例的设计,在期末和第二学期初实施。
(4)九年一贯制学校传统美德知行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子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传统美德知行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立项,通过研究与实践,明确学生在九年学习生活中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良好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符合中国社会主义、上海文化背景、具有晋元附校特色的传统美德知行教育体系。
(5)民族文化在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在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立项,以民族音乐、舞蹈、戏曲、古诗等内容为载体,聚焦学生需求,探索民族文化在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形成适合学生的艺术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2.市级课题
(1)家庭教育课题
上海家庭教育课题1项
指导及协助政教处完成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课题《激活家长资源,开展职业启蒙——晋元附校(初中年级)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中期工作。
(2)工程学课题
完成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工程学项目基地校的结题工作,项目团队完成并上传了研究报告和多个案例。建立起的初中工程学小社团,在每周二五拓展课、研究课固定时间,正式开始授课,为后期课题申报做好准备。
3.区级课题
(1)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区级一般课题《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申报成功,同时完成区级课题的开题会。
2022年1月进行区级一般课题《民族文化在音乐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开题会。
(2)适合教育基地校
申报成功普陀区“适合教育”研究基地校并挂牌。下学期将根据区要求,结合学校教学、课程、艺术特色等,开展课题项目,为每个学生提供可选择的“适合教育”,真正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素养与基础素养的发展。
(3)工程学课题
完成普陀区区级一般课题《K12工程学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中期汇报,重点突出我校已开展的K12工程学教师队伍的培训及课程案例。在下一阶段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理想方案,并着眼于教师的合作交流。
(4)区专项课题
做好区级体育、艺术一条龙专项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工作。12月20日完成《一条龙体系下舞蹈融入课堂的模式和策略研究》、《一条龙体系下中小学羽毛球青训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晋元附校为例》中期汇报。依据专家意见,在下阶段进行调整与改进,为顺利结题做好准备。
4.校级课题
结合教研组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科研一体化,把科研活动融入教研组常规活动中。本学期先完成了从课题研究方向和文献综述的评价及反馈,同时从解决方案和教学实践进行开展研究,做好审核及评价,案例的收集。
(二)个人课题
(1)市教科院基地校课题3项
做好教科院基地校3项课题结题工作,并进行了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同时申报3项新一轮课题。
(2)区个人课题7项(含明翔校区1项)
做好区级个人课题管理及指导工作,10月立项后,组织教师准备开题内容,12月7日完成区个人开题会。
二、市、区各项科研工作及比赛
1、第十三届普陀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区个人课题一等奖3项,区先进个人1项。
2、各项科研比赛
2021年9月,区组织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说课比赛2份。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校课题课题评奖,上交3份。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注册,组织教师参与论文6份,实录课6课,微课1份。组织上海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征文评比活动,上交1份。
2021年10月,积极组织教师上海市教育信息化论文、案例征集,上交9份。
2021年11月,上海市教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论文征集,上交2份。区项目化学习论文案例征集,上交2份。
2021年12月,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全国教学互动反馈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此项活动还在推进中。
三、科研队伍的建设及培训
1、队伍建设
继续借助“朱雯工作室”,定期在真金校区开展线上线下青年教师课题活动,两周一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并撰写案例及论文。
根据学校各类课题内容,组织教师成为信息技术课题组、工程学课题组、传统文化课题组、传统美德课题组等,定期开展活动。
2、科研培训
9月,邀请了区科研员陈进老师针对性地对工程学课题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建议和指导。
11月,市电教馆专家潘丽芳、教科院专家李金钊、区科研室陈进指导学校线上线下课题,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对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提出建议。
12月,朱雯老师对线上线下课题组成员进行案例撰写的培训。
四、积极配合完成学校各类工作
本学期对标教育局对接工作中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进行自查,并组织完成了教工会科研专场。定时定期对学校校园网中的科研版块更新与发布。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完成有关科研内容材料,并完成信息公开材料的整理。
晋元附校 科研室
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