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院附中教务处2019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教务处的所有工作要继续围绕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办学目标,坚持以提升教师、发展学生的指导思想,逐步夯实教学管理基础工作。依据“全程规范管理、全员责任担当、全面质量发展”的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充分依托区教育学院的专业支持,做好队伍建设;培育以多彩课程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中考改革的教学策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行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尤其要加强初三工作,严把出口质量;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为促进我校争创新优质学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适应中考改革趋势。
本学期教务处将依据学校多彩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实施
方案,严格执行上海市2018学年的初中课程计划,积极推进校本化课程建设。
1. 坚持以“绿色指标”为导向,严格执行上海市初中课程计划并落实管理。本学期,在六、七、八年级开设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为学生创设开阔视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2. 结合当前中考改革的走向,探索实施与中考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1)英语教研组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充分运用现有的英语听说系统,探索切实可行的听说课基本教学模式。六、七年级在开学初和学期末进行两次统一的英语听说模考,对六、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笔试、听力、口语等多元化评价。
(2)理化生教研组加强以实验为基础的常规教学,在习题设计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
(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适应中考改革中跨学科案例分析题部分的改革,本学期,由生命科学、地理、物理、化学、劳技五门学科教师共同组成跨学科案例分析项目组,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会议,撰写各学科案例分析题。
(4)理化生和政史地两个综合性教研组进行跨学科自主拓展课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理化生教研组在八年级开设JA《点亮未来》,政史地教研组在六年级开设《丝路解码》。
(5)开展历史、道德与法治两门学科的考试评价研究,实施好两门学科校内的过程性评价。
3.为进一步加强课程的规范建设,继续开展教师网上课程创建,学生网上选课报名,师生网上自评互评,课程资料网上上传等一系列工作。利用互动教学平台建立学生拓展研究型课程学习的电子档案,为初三的综合素质评价做好相关准备。开学三周内,六、七、八年级的学生完成网上自主拓展课的选课报名工作。
4. 推进“科学艺术体育”工作,做强特色品牌。完成智慧体育馆、科技创新工坊等建设,推进乒乓、羽毛球、足球等体教结合特色项目的建设及科技、艺术特色教育。
5. 以小升初“校园开放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真如镇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科技文化节展示活动、校园开放日活动,展示多彩课程成果,加强和对口小学的交流合作,促进家校互动,提升办学声誉。(另附方案)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1)开学初,各教研组上报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教务处加强过程监督,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每天进行三次以上的教学巡视,并将巡视结果上报校长室。对巡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相关年级、教师进行沟通反馈。
(3)强化教学检查,教务处会同教研组在期中考试前集中进行作业检查,重点检查作业的批改、订正、复批情况,及时反馈检查的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科、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明确改进要求。
(4) 广泛听课,教务处经常以各种形式组织听课,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
(5)实施课堂异动调课审批制度,需要调课的教师要填写《调课申请单》,经年级组长、教务处审批后方能调课。
(6)严格考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原有的考试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细化,使整个流程更加严谨、科学。如加强巡考工作,并将巡考情况及时反馈给校长室和年级组。
2.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质量管理,实施并完善教学质量“两分析三预警两评价”监控办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跟踪,开展期中备课组深度质量分析和期末教研组整体分析。对所有学科实行在联考片内的教学成绩标准分的走势变化的跟踪,以及各年段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变化跟踪,做好阶段的信息反馈。结合预警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分析、诊断,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帮助其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持续跟踪检查,不断反馈落实情况。
3.根据《普教院附中教学成果专项奖励方案》,汇总考试学科在期中、期末(中考)考试中的各项数据,做好相关质量考核工作。通过加大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 组织开展辅优托底分层教学工作。本学期,六七八年级组织开展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辅优托底分层教学。年级组和备课组共同做好辅优托底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确保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务处做好辅优托底学生的成绩跟踪,并协同年级组进行辅优托底的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不断积累经验。
5. 完善学生考试学科学年补考制度。在本学年结束后,各年级组、备课组根据学生学年总评成绩梳理补考名单,由备课组负责补考试卷的制定,由教务处和年级组共同组织相关学生进行补考。
6. 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教务处协同人事部门共同完成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务处通过不定期听课、不定期听取带教双方的意见,对带教工作加强日常管理。教务处会同人事部门定期检查带教手册的填写,对带教工作进行评估。
(三)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了整合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推进以“互动能力”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本学期,以教学转变为途径、以互动学习为形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化“互动能力课堂”研讨,根据《普教育附中互动能力课堂大奖赛实施方案》,在4月份和5月份分别开展八、九年级组学科教学质量调研周活动,进行互动能力课堂大奖赛评比。
1. 确立年级组质量调研主题。教务处要针对该年级组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影响该年级组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筛选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好调研活动,确保调研活动实际、有效。
2. 调研中,该年级组的教师根据正常的教学进度,以随堂课的形式,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教务处组织评审小组为每位参赛教师打分。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听评课的交流。各教研组在互动教学平台上开展围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形成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教研氛围。
3. 强化教学检查,教务处还会同教研组对调研年级进行所有学科的作业检查。在质量调研周反馈会上,教务处对调研周整体情况做一个反馈和交流。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工作进行自评和小结,根据专家的点评和指导,进一步推进落实今后的年级教育教学工作。
4. 为了深入推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在全校树立校本研修典型,在3F年会上和年度总结会上,对在大奖赛中获奖的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将校本研修的组织开展情况作为优秀教研组评选的重要指标。
(四)加强初三工作,严把出口质量。
教务处在初三工作领导小组的引领下,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1. 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标志,要继续发扬毕业年级教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要继续保持毕业年级良好学习氛围。
2.按时间节点完成初三的各项活动(本学期主要是中考报名、体检、体育加试、评优、填报志愿等工作)。
3. 重视每一次质量调研后的数据分析,关注年级各学科标准分的走势变化情况,对于出现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务处将跟踪改进的落实情况及时上报校长室。
4. 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中考前最后阶段的复习问题,在5月底安排三模考试,通过三模考试,使考生调节自身状态和发现不足,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增强复习的有序性,做好中考最后的冲刺准备。
5.加强对初三教学工作的监控,积极配合年级组,开好教学质量研讨会、家长会、学生会,落实辅优托底工作,使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以“辅优托底”为重心工作,要求各备课组制定具体的辅优托底计划,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做到精讲、精练;在课外的辅导上,努力适应各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各备课组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提高辅优托底的教学效果,力争在二模的质量调研中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