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进“主题性四段式” 校本研修活动,促进办学质量持续提高
【工作目标】
以问题为主题,系统推进“主题性四段式”校本研修活动。探索学科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发展要求,形成富有附中特色的“三清教学法”,“滚雪球式教学策略”,“微合作”,“文本细读”,“双师教学”等系列有效教学范式。促进办学质量持续提高。
【实施举措】
1.全面开展“主题性四段式”校本研修活动
深化开展《基于规准的初中年段教研共同体实践研究》项目的校本化实施。全面开展“主题性四段式”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主题确定、课堂实践、分享交流等活动,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建立教学质量分析与三级预警机制
以“目标引领、环节落实、质量分析、教学改进、监控预警、评价引导”为主要内容,建立学校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坚持并完善以“学科走势分析、班级学科变化分析、学习水平分类分析、学习异常个案分析、教学策略分析、班级学情管理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期中备课组深度质量分析;以“年级发展目标分析、年级学科整体分析、班级学科整体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年级发展策略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期末年级组整体质量分析等常规教学研究管理机制。实行“班级学科教学波动备课组分析,班级学业整体波动年级组研讨,年级备科组波动学校调研”的三级预警机制。
3.形成富有附中特色的有效教学范式
优化教学策略,加强传统教学实践经验提炼,逐步形成可应用、能复制、高效率、有特色的物理“三清教学法”,英语“滚雪球式教学策略”,数学“微合作”,语文“文本细读”,化学“双师教学”等系列教学范式。
4.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依据上海市学业“绿色评价指标”要求,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并实施《普教院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创造条件逐步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核分数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确保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情况在学生综合评价中得到充分体现,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5.深化研究现代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教学质量
发挥学校信息化与学科整合的传统优势,推进《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微课程开发研究》的教学实践,以立项成为区“教与学”课程开发平台试点学校为契机,促进数字化课程建设的开发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