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优良学风 促特色发展
——普教院附中德育处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普陀区《2019年度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及《普教院附中“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本学年“树优良学风 促特色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将继续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二四三”德育活动课程为载体,以迎接建国70周年为契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生道德素养、行为规范、学习品质、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教育,深化德育队伍建设,协调家庭、社区教育力量,通过强化精细管理、规范工作、丰富活动,树立学习典范,引领年级、班级优质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规范优化德育管理,提升育德队伍素养
1.认真学习,规范执行。召开德育工作小组例会、班主任例会,开展对工作规范的再学习和讨论,研讨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提升管理团队服务意识,努力探讨德育工作新途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
2.规范考核,树立典范。继续开展星级班集体评选,以班级安全防范、行为常规、学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工作为考核指标,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的方式,树立班风建设中的典范,引领班集体建设。
3.实务研讨,促进成长。围绕德育工作实务研讨,推进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以日常班级工作实际事务为研讨对象,以案例的形式交流工作思考,聘请专家定期指导工作开展,不断提升年轻班主任理论、实务水平;注重发挥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通过年级、校级班主任会议,交流先进经验与工作思考,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
(二)营造优良班风学风,深化学生养成教育
1.强化检查评价,抓实行规教育。依托学校部门、学生自管会、年级检查,定期反馈各班行规情况,加强各班级行规教育;充分利用每周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班会课、团队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园秩序和社会公德。
2.开展教育讲座,培育优秀品质。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学习品质阶段养成的重点,邀请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社会优秀人士、优秀教师、学习标兵等,分年级开展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讲座,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经验,树立学习典范,帮助学生明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学习品质。
(三)推进多维育人融合,丰富育人模式内涵
1.文化育人,滋养心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仪式节庆教育,推进中华传统教育。以植树节、端午节、清明节、儿童节等为契机,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学雷锋等仪式与节庆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实践育人,拓展视野
根据区校工作安排,开展春季社会实践、八年级学农社会实践、六年级游泳、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利用区域实践资源,发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等引导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等方式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开展“红色学堂”主题寻访活动。以迎接建国70周年为抓手,利用好“普陀大学堂”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基地参观寻访”活动,组织开展“我眼中的中国”、“寻访共和国同龄人”“寻访劳模(工匠)”等活动。不断推进确保学生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习经历,加深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培养对党的深厚感情。
3.活动育人,培育素养
全面开展六年级汉语大会、七年级英语大会、八年级博学大会等系列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以“多彩的课程托起阳光的学生”为目标,组织开展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家务小能手”评比表彰活动,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的观念,激励学生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4. 协同育人,促进发展
与家委会密切合作,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家长会按计划召开,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充分展示学校风貌,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作用,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做好学生帮困工作,充分发挥“帮困助学”对学生产生的正面引导作用。
与街道、消防中队、法制辅导员等做好共建工作,为学生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