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先烈豪情,践行附中壮志”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政教处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政教工作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规划,继续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以德育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德育活动课程化;继续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重视家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深化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坚持德育创新,提升德育工作的育人实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打造优秀德育团队,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1.明确德育工作目标,提升德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继续实施德育工作小组例会制,贯彻执行区教育局相关精神和文件,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组内成员理论水平,提升服务意识,逐步形成一支分工明确、团队协作的优秀管理团队。
2.增进智慧分享合作,做好班主任梯队建设
(1)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和培训会。组织班主任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加强对班级管理方法、经验的学习和教育习惯的反思,提升班主任的思想水准和业务素质;组织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进行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学期末写出班级管理心得或教育个案。
(2)落实学校制定的班主任工作相关制度,以班主任绩效考核、日常工作检查为抓手,规范、激励班主任主动开展工作。
(3)做好班主任梯队建设,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注重发挥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加大新进班主任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和班主任培训、“师徒结对” 等活动,传承班主任以老带新的机制,加快青年班主任的成长。
(4)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效率。针对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把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需要,开展德育科研,确保德育工作的科学有效和渐进有序。
(二)依托校、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团队,继续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目标,加强学生自管会建设
(1)组建新一届学生自管会,加强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通过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自管会的自查、互查、抽查,为学生的自主、自律、自理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继续做好日常检查和数据的汇总。
(2)以队长学校为平台,通过自管会队员的学习和交流,加队员强思想教育。作为自管会的队员,一是开展工作要积极主动,在工作中要始终践行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二是要更加明晰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学生会工作与个人学业之间的关系;三是自管会队员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形象,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带动广大队员共同进步。
2.以行规教育活动,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校、年级自主管理评比,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充分利用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班会课、团队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园秩序和社会公德。
(三)以主题教育活动和艺术教育为载体,落实“两纲”教育,积极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
1.落实德育分层目标,构建年级特色
六年级:“迈好中学第一步,争做合格中学生”,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以“文明礼貌、尊敬师长、熟悉规范、自我约束”为目标,开展文明素养、遵规守纪、热爱学习等教育活动。
七年级:“文明礼仪每一天,争做文明青少年”,以诚信教育为主,以 “博览群书、充实自身、自我约省、自我管理”为目标,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学法指导等教育活动。
八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争当优秀中学生”,以感恩、法制教育为主,以“爱校爱家、珍惜生命、回馈父母、服务集体”为目标,开展知法、懂法等法制教育和学习能力培养等活动。
九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争做合格好公民 ”,以理想教育为主,以“树立理想、认识自己、承担责任、乐观自信”为目标,开展理想奋斗教育等活动。
2.组织开展仪式节庆教育活动
以建国66周年和建队66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教师节”、“国庆节”等仪式与节庆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校园音乐艺术节”等主题性活动
搭建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舞台,展示班级特色风采;提升学生集体主义与组织纪律观念;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营造校园艺术人文氛围。
4.组织开展“秋季社会实践”及深化“走进普陀大学堂”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红色学堂、河湾学堂、创新学堂、公益学堂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雏鹰假日小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5.组织开展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及“人人运动 学会游泳”技能培训课程
让每位新生“迈好中学第一步,争当合格中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6.以学生社团为平台,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以“多彩的课程托起阳光的学生“为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的学生社团展示活动,丰富学生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完善家长学校内容设置,继续聘请区专家来校进行年级专题讲座,分年级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校合作育人的意识。
2.加强家校联系,逐步建立实施家长义工制,参与学校活动管理。
3.完善学校与社区、相关部队、相关单位的共建工作。
三、常规工作
(一)开展班级文化创建评比,抓好德育阵地建设
在校园信息网、红领巾广播站、年级橱窗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温馨教室、“快乐中队”的创建工作,将班级文化创建活动融入其中,深刻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并通过评选、表彰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作用,扩大学生干部的榜样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召开新一届少代会,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民主选拔和业务培训,开展“领巾飞扬 加油无限”专项培训、专题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管理能力,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办新一届少年团校,选拔和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校团总支联合中队辅导员、任课老师、各团支部对团校学生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发展新团员。定期对团员、队干部、班干部进行培训,明确职责,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在学生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三)落实安全措施,强化校园安全保障
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组织师生员工定期的演练,不断强化师生安全的意识;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法制规范,根据区、镇相关法制教育月活动、日常法制宣传等要求制定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做好校内外联动,做好校内、外特殊学生教育力量合作,定期召开校级重点关爱学生座谈,并做好心理疏导防范等工作;做好学生每日出勤记录,掌握学生动态发展。
(四)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特别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个体进行心理疏导,积累个案资料,提高心理辅导质量。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和了解特殊学生,与心理咨询室取得联系,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政教处组织校内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老师或团体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发挥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得以渗透。
(五)做好学生各级评优及品德评定工作
本着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树立榜样形成辐射的原则,对照标准做好各项评优及品德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