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科研室201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学校“注重传承,聚焦内涵,平稳发展”的年度工作思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依托区教育学院提供的专业支持,深化课题研究,建设教师专业成长3F俱乐部,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3F俱乐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1. 贯彻执行《普教院附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科研室将贯彻学校“总体规划、自主发展、搭建平台、项目推进、政策保障”的原则,结合学校主题活动,以普教院附中教师专业成长3F俱乐部为载体,促进教师队伍的持续提升。
2. 组织教师对照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落实专业成长内容。系统分析,分类梳理,密切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多元平台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智慧,各教研组开展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交流,并根据学科特征和本组情况进行一次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为主题的实践研修。
(二)以课题为引领,建设校、区、市课题体系,结合教育实践,切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深化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成果,努力完成我校的市级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评审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完成微视频制作、微课程方案设计和微课程教案撰写。召开阶段推进会,两周一次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修改微课程成果,厘清自主学习与微课程的关系。开展微课程教学实践,科研室跟进了解课程效果。从中遴选部分微视频、方案设计和微教案,请区教院科研室来校指导,预审。做好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在华师大专家协助下,做好结题评审工作,确定汇报成员,充分做好准备,确保结题评审顺利完成。(结题推进日程安排表见附件)
2.开展科研课题研讨分享,筹备3F 俱乐部及2015科研年会主题活动,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组织开展3F俱乐部及科研年会。听取专家委员会意见,整合学校资源、联合学校其他部门,拟定年会方案、确定年会会标、议程等内容,做好前期准备。发挥科研骨干优势,邀请近三年我校市、区、校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举行科研课题研讨分享专题会,以科研年会的形式推广科研成果和心得。收集近三年市、区、校课题研究成果和各级各类发表的论文。
3. 依托教育学院的资源优势,根据学校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建立区、校质量评估与改进体系的实践研究》和《基于规准的初中年段教研共同体实践研究》。
三、常规工作
(一)做好市、区、校三级课题常规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
1.有效推进市级课题和区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以主题实验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挑选部分案例、微视频、微课程文本等,课题组成员两周一次学习、交流、讨论课题研究情况。在八门、两类学科分步进行校本微课程实践,形成一定数量的适应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微课程资源。
2.加强区个人课题的管理工作,及时传达区科研信息和要求,接到课题立项通知后,召开一次课题主持人会议,从课题开题、设计问卷、开展研究、数据记录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学期末组织区个人课题开展一次课题研讨分享活动。
3.了解教师科研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4.做好区科研网网络信息申报。
(二)做好“十二五”教师360职务培训总结工作和“十三五”教师培训宣传动员准备工作。梳理本校教师 “十二五” 教师职务培训完成情况,总结我校教师培训得失,做好档案整理。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做好“十三五”教师培训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