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工作机制
项目目标:
通过构建“年级组自主发展、学生自我管理、活动课程体验、家校社区相互协调”的德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明晰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提升德育管理成效,以目标引领年级发展,充分发挥年级组自主管理的作用;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造就一批乐关心、敢负责、善管理、会创新、具有健全人格的自主发展人才;探索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乐于参与的、具有附中特点的德育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的教育平台。
项目达成:
1、 制定了年级组自主发展章程,确定了年级培养目标,发挥了年级组的“规范、自主、团队、发展”的作用。
2、 完善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章程,重新组建了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队伍,改进了评价反馈机制。
3、 初步形成了以校园体育文化节、新年音乐节、校园科技节、博学大会、文学大会、英语大会等为代表的校园主题性德育活动课程,构建了适合初中不同年段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
4、 拟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和社区共建协议,组建了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整合社区资源,激活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项目推进举措:
1、 明确发展目标,规范自主管理,打造和谐、发展年级。学校实行了部门、年级组“双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明晰年级职责,制定年级组自主发展章程,建立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责任制;以目标为引领,各年级开设富有年级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如六年级的“迈好中学第一步”新生入学教育,七年级“文明礼仪每一天”的诚信教育,八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法制教育,九年级的“迈好人生第一步”的理想教育活动。
2、 确立主体地位,培养自主意识,造就自律、自强学生。开展“附中学子形象大讨论”活动,形成学校、班级文化标识,建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学习《中学生守则》,细化中学生一日常规,从日常行规抓起,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为学生搭建参与、展示的平台;开展运动会、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
3、 遵循发展规律,重视文化积淀,构建健康、快乐课程。扎实推进“两纲”教育,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及认知水平,对已有的、成功的德育活动进行梳理、归纳,纳入到课程管理体系,开发适合初中不同年段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系列活动课程;在校园生活视角下,探索具有附中文化特征的主题性德育系列课程,如校园体育文化节、新年音乐节、科技节、文学大会、英语大会、博学大会等课程;落实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构建德育微课程。
4、 家、校、社区共建,营造和谐氛围,构建三位一体格局。拟定家长委员会章程,组建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共谋发展;开设家长学校,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定期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教育所需,凝聚家庭力量,指导家庭教育;召开社区理事会,签订校、班级、社区共建协议,整合社区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借助社区资源,为学生开设多彩社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