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二零一九学年第一学期江宁学校工作计划
(讨论稿)
江宁学校 2019.10.22 ?次阅读

 二零一九学年第一学期江宁学校工作计划
(讨论稿)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为核心保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以推进“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育人模式完善与创新为重点,以落实中考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为契机,以课程结构调整、课堂质量提升、教师队伍优化为路径,深化“三化一强”战略实施,落实培育学生关键能力要求,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奠定基础。
工作主题:
调整课程结构 加强质量保障 推进优质发展
重点任务:
1、 调整课程结构、落实改革要求
2、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3、强化队伍建设、促进优质发展
具体计划:
一、德育
(一)主要任务与举措
1、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品质。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上海市大中小幼学科(课程)德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教育。聚焦建国70周年,分年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校本化实践。
2.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依托“普陀大学堂”,分年段开展“河湾学堂”“红色学堂”“田园学堂”“职业学堂”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借助市级课题的研究,丰富“城市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华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合作,优化学生德育主题教育课。分学段开展职业生涯体验活动,形成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不断完善实施方式。结合中考改革要求,完善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的成果鉴定及评价机制。
3、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共同体。以争创“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为目标,以“开发学校家庭教育课程、完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制、优化家校沟通方式”为重点,组织好家长育儿论坛,制定家长参与食堂管理、安全管理、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合力育人。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借助联合体教育专项、一师一居委等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4、丰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健康人格养成。丰富润心课程内容,完善班校两级心理危机干预与服务系统的建设,提升班主任、学科老师应对能力。积极开展职业生涯体验教育。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内容,扩大在社区、学生家庭的影响力。组织开展与华师大专业团队的合作研究,发挥好基地校的作用。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以上海市“普陀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决赛为契机,培养优秀班主任后备人才。建立学校班主任梯队,培养班主任骨干队伍。积极发挥区校两级班主任工作室作用,带动全校班主任团队发展。完善学校校本研训“育人”模块内容和实施体系,继续开展心理健康和育德能力培训,发挥学科育人作用。
6、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全国和上海教育大会工作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立劳动教育基本制度框架,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完善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与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实现“时间、课程、活动、师资、场所、经费”六个落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初步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和机制。
7、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思政课课程目标,创新思政课课程实施方法,积极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部编教材的研究为载体,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午间广播为载体,加强时事课堂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阶段成效
1、结合文明校园和安全校园的创建,推行江宁学校学生管理手册,按学段有序推进规范教育和专题教育,不断提高校园文明素养。
2、建立家长参与食堂管理、安全管理、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组织本学期家长开放日、食堂管理、学校护导等活动。组织学校“好家长育儿谈”活动。
3、建立校本劳动教育基本制度框架,实现“时间、课程、活动、师资、场所、经费”六个落实。
4、与华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合作,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课。
5、建立学校青年班主任三级培养梯队。
6、完善班校两级心理危机干预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加强学校资源教室利用,提升班主任、学科老师应对能力。
7、聚焦建国7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8、按学段开展职业生涯体验活动,形成有效经验,完善专题课程实施。
9、完善学校校本研修“育人”模块内容和实施体系。
10、完善课内体系,分学段组织开展道法课教学实践与专题研究,促进提高主渠道育人水平。
二、课程与教学
(一)主要任务与举措
1、落实《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全面贯彻实施《减负30条》,形成学校减负实施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禁止通过微信或QQ群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3、加强对部编教材的研究,稳步实施。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确保教育教学环节协调一致。以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南为引领,研究学科课程的目标转化设计,单元目标的学习层次细化清楚、便于教师检测和调适。
4、全面领会《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精神,落实做细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方案。开展历史、道德与法制的考试评价研究,组织开展跨学科项目教学实践,推进“跨学科案例分析”研究。教导处细化初中14门学科质量监控要求。
5、深入推进主题式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强化教师研究学生、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的意识和习惯,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三个学段间教学衔接,注重培育学生学法。
6、依托“绿色指标”2.0版,开展校本研究。细化教学常规检查,严格落实教学管理要求。强化家长、学生意见反馈督察,强化行政、同行及跨学科、跨学段听课。深化基于标准的小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做好质量分析,细化教学改进工作。对学生达成度出现问题的学科,落实教师分类补缺补差和辅优辅特工作。
7、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实上海市第二批校园体育“一校多品”创建试点学校各项工作要求,推动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强化课内外教学锻炼有效衔接,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运动技能学习。确保小学1-4年级增加“一课时”工作,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实到位。
8、深化科学课程与教学建设,完善学校创新实验室和科技创新类课程实施,优化科学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国际化(创新素养)项目课程。参与区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建设项目。结合“头脑OM”“明日科技之星”“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科普实践系列和竞赛系列的人次,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9、落实《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区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的实践,将中学生艺术教育经历和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利用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开展学生美育和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艺术资源保障,加强文教结合,深化学校与艺术院团、专业机构、名师的合作,扎实推进学校艺术(表现型)课程建设,加强学校艺术团队建设,推进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
(二)阶段成效
1、根据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组织落实201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计划,结合跨学科项目实践、语文拓展阅读、英语听力拓展、部编教材使用、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素养培育、优化实施330等项目,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
2、推进市级课题研究项目(确立子项目),开展实践研究,完善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小学两个版本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3、根据上海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细化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小学阶段评价改革(等第制)的实践,推进质量分析系统应用。
4、落实教学五环节管理要求和减负要求。实行教研组和备课组双重负责制,完善绿色质量改进机制,落实学困生关心与指导工作,完善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作业设计、质量分析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5、以“优化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主题召开2019年教学工作会议。
6、申报2019学年各学科教学研究主题,结合改革要求、学科建设目标组织落实教学研究。
7、积极开展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开展青年教师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8、积极备战2019年全国头脑OM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比赛活动。积极参与区学生创新素养评价项目研究。
三、队伍建设
(一)主要任务与举措
1、开展“不忘初心修师德,牢记使命塑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贯彻落国家、上海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意见,健全师德培训、考核、激励、问责等长效机制,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引导和鼓励教师严格自律,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坛新秀、教育教学能手向高一级骨干教师梯队晋升的扶持政策,着力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发挥第五轮区、校骨干教师团队指导、引领作用。组织参与“普陀杯”教学大赛和市级比赛。积极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根据学校发展需求、骨干培养计划和梯队建设目标,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总体水平。
3、根据区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指标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意见,补短板、抓关键、促优质,完善学校队伍建设规划和方案。推进学校“十三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聚焦适应学龄人口增长和中考改革要求,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优势导向”三大策略,优化载体,落实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动各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以任务(项目)驱动、问题解决和名师配对等方式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科特色建设和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4、加强市教师专业发展校特色建设。强化研、训、修一体机制,发挥平台作用,做到线上、线下联动。完善教研组“真问题、真研究、真发展”的工作机制,强化将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课题,转化为实践研究主题的过程管理,强化干部分管教研组工作责任,对优化课程、提效课堂、提升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5、加强与兄弟学校以及托管学校教师队伍的交流和培养。
(二)阶段成效
1、推进市级课题研究,落实课题项目阶段要求,推动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升。
2、发挥区、校两级指导团队和实践团队作用。组织参与“普陀杯”教学大赛和市级比赛。
3、开展2019学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提升本校培训的实效性,满足教师发展多元需求。
4、启动2020年招聘工作。
5、强化研、训、修一体机制,发挥平台作用,做到线上、线下联动。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结合教研训活动,完善教研组“真问题、真研究、真发展”的工作机制。
6、组织2019年优秀青年教师推荐、评审,做好2020年展示交流工作计划。
四、管理与文化
(一)主要任务与举措
1、贯彻教育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文件精神,强化党组织对学校教育的领导。积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贯彻落实《上海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加强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积极争创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进一步发挥学校规划引领作用。召开2019年校务委员会,完善校长接待日和校长信箱的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2、积极创建第二轮上海市文明校园,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创建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校文明水平。发展江宁“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教育和团队建设,为全体教师、学生发展搭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落实以教师专业提升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一切服务于教师,给所有教职工成才机会和平台,以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发展。使优秀教职员工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与人力资本,树立教师职业荣誉感,激励骨干与基层创新,进一步发挥班组内“家长”作用,激发学校在扩大规模和教育转型中的发展自主性与原创力。
4、围绕学生发展,按照条块结合管理要求和分校区管理目标,强化管理措施,提高各年段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激活学校管理机制,激发每一个干部、教师的潜能,对学生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对管理绩效负责。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完善晚托班机制。
5、加强学校开放性,争取社区、家长和社会其他组织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以学生午餐陪餐制为载体抓好食堂管理,完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优化学校“江宁时空”微信公众号等建设,积极传播学校发展正能量,扩大学校宣传,促进建设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6、积极争创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完善机制,落实校园安全各项措施。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开展经常性演练和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规范校园技防设施管理,提升信息化监控效能。开展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及化解工作。继续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建设。落实扫黑除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校园欺凌等工作。开展“关爱行动”,积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重视网络安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7、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做好2020年预算的各项目计划,做好巡视、保养、维修工作,确保校舍设施、设备为素质教育服务。加强财务内控,规范管理工作,做好2019年决算,严格财经纪律,做好日常的财产验收工作、财产保管工作,特别是低值易耗物品的记录,以及贵重物品与日常危险物品的保管工作。关注成本,提高财、物的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发挥华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基地校作用,组织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和我校学生的教学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上海市华文教育活动相关活动,加强与华校学生教师间的交流。
(二)阶段成效
1、迎接建国70周年,树立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更多教职工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努力工作、智慧创新。
2、迎接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审。
3、按照市、区要求,积极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两个项目的实施
4、推进金鹤小学托管工作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发挥华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基地校作用,组织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和我校学生的教学交流活动。
6、迎接2019年工作调研。
7、创建第二轮上海市文明校园。
8、迎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平身。
9、推进学校师德建设项目。
10、召开2019年校务委员会。
五、信息化
(一)主要任务与举措
1、推进教学各环节的信息化应用。落实初中数字教材项目的各项试点工作。将教学研究资源库建设纳入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初中语文教研组和教师工作内容体系。以初中英语听说项目为抓手强化英语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手段的改变。推进小学高年级主要学科使用质量分析系统,完善小学评价系统。提高教师在教学、辅差、命题、质量分析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率。
2、探索智能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一步完善总部、石泉校区的教室配置,探索构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学习环境。继续组织开展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扩大概念课的学科实践范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推进学习分析技术、脑科学等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继续开展每学期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与希沃公司合作,开展青年教师应用能力专项培训,提高教学实用性平台和便捷性工具的使用能力。
4、推进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继续优化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监控、课程建设以及家校沟通、社区宣传等方面的信息化设备和条件,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后勤建设,提升学校管理绩效,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5、加强信息安全教育,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的安全防护技术,完成视频监控系统与市、区两级教育视频安防监控平台实现对接和数据交换。根据区教育局无线网使用情况,结合三个校区的不同需求,调整好设备配置,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管理,优先保障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
阶段成效
1、推进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应用评估标准的实践工作。按年段落实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要求。
2、按照2019、2010学年学校办学规模和各校区实际需要,完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更新工作,进一步提高使用效能。
3、做好2020年设备预算。加强资产设备的管理,进一步优化应用软件,提高干部、教师在学校管理、教育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4、推进各试点学科资源库建设、数字化教材应用和英语教师听说项目,开展校际交流和专题研究,促进学科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5、结合评优展示、教学研究等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开展概念课教学和教学评价研究实践。
6、组织好青年教师专项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技术应用培训。
六、其它工作:
1、抓好学校科普、语言文字、劳动教育等工作。推进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在校学生运动参与率,全面推行体质健康“一生一档”工作,落实学生体质达标工作。组织好2019学年秋季运动会和亲子运动会,加强“阳光体育大联赛”、“校园足球联盟”等内涵建设,发展学校国际象棋、足球、击剑等特色项目。充实体育校内外专业训练队伍,不断提升学校体教结合工作水平。
2、落实市教委文件精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艺术素养培育系列教育活动,倡导人人会一项艺术项目,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丰富艺术教育内涵。开展科技、环保活动。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头脑OM比赛,深化科技教育特色品牌建设。丰富青少年科技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开展推普宣传活动。
3、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生健康水平监测和传染病等重点情况预防及报告机制,做好学校卫生监督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学校饮食饮水管理,强化安全监管,以建立“放心食堂”为载体,提升食堂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教育部中小学防控近视的要求,落实爱眼、降低近视率措施。
4、落实校园安全各项措施。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开展经常性演练和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园技防设施,提升信息化监控标准。开展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及化解工作。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具体要求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开展空中坠物安全隐患专项检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继续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建设。落实扫黑除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校园欺凌等工作要求。开展“关爱行动”,积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评审工作。
5、退管会工作。做好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加大对困难离退休教职工的帮困力度,构筑立体帮困网络;鼓励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学”,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做好特殊退休教工慰问工作,组织好“冬送暖”、“回娘家”等各项活动。
6、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做好巡视、保养、维修工作,确保校舍设施、设备为素质教育服务。加强财务内控,规范管理工作,执行好预算,严格财经纪律,做好日常的财产验收工作、财产保管工作,特别是低值易耗物品的记录,以及贵重物品与日常危险物品的保管工作。关注成本,提高财、物的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7、加强图书馆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各校区图书馆服务特色,提高学生阅读总量和人次。加强各校区专用室规范管理,优化使用三个校区实验室、专用室,积极发挥学校创新实验室在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8、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文书档案等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档案,进一步提高各类档案的使用效益。
9、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争创新一轮市文明校园。
10、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强信息公开。建设好学校的网站、微信平台,建设好学校专项工作微信公众号,利用各种载体扩大学校在本系统和社会的影响。

七、重点项目:
1、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2、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审
3、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评审
4、庆祝建国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5、2019年学校秋季运动会
6、2019年“普陀杯”教学评优
7、2019年教学工作会议
8、委托管理金鹤小学
9、完善课程结构,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10、市区两级课题研究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江宁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9.25 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