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上海市江宁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06年9月——2009年8月)
江宁学校 2008.04.25 ?次阅读

一、学校发展基础

1、         学校发展的社会环境

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区委、区府提出了“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据此,区教育局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制定了推进和落实目标的改革举措,对学校提出了成为区域内“圈链点”中有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要求

2、        学校发展的优势条件

1)自2000年学校搬迁到目前的校舍以后,学校办学设施逐年改善,目前拥有宽敞明亮的充满现代感的教学大楼,配置了校园网和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内部设有艺术、信息技术、阅览、理化生实验室等多个专用室。学校还有集塑胶跑道、足篮排球场和学生健身器械于一体的室外运动场。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学校具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历任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校风、“格高、业精、扎实、求新”的教风、“乐学、好学、博学、活学”的学风以及“职责明确、重视流程、务实有效”的管理作风,学校有一支师德风范优秀、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因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些是近年来学校能取得各项办学成绩的基础,也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持续动力

3)学校历来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良好。学校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建设等方面已形成初步的经验,在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学校认真贯彻实施“两纲”教育,努力实践德育课程化,不断探索提升育德水平的新方法与新经验,努力锻造学校德育品牌。

4)学校能按照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要求,聚焦课堂,进行校本研修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力求“实现将学生学习时间、空间、思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与实践。学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课程建设方面,部分教师从思想品德、环保、心理健康、科技和体育等多方面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课程内容。

二、学校发展目标

    1、愿景与使命    打造“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学习共同体

在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中,学校将以“务实创新,健康向上”作为学校精神,凝聚全体师生的力量,培育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成员持续的创造力和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能合作分享、求多元发展、敢追求卓越的学习型共同体

务实创新是指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发扬团队精神,形成求真务实、崇尚创新的工作氛围,讲求传承、积累与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健康向上是指学校每一位成员都应具有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都能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规划个人的发展蓝图。学校尊重师生个人愿景,并创造条件,让每个师生成功,让每个师生快乐。

    2、教育理念   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学校将以学生的差异为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基础和个别差异,以学生的全面、持续、终身发展为目标,创设关怀每个孩子成长需求、激发每个孩子追求成功、引导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学校将贯彻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服务求信任,以服务求质量,以服务求发展,打造优质教育的特色品牌,提升办学绩效,努力满足社会、家庭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文化创新,形成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动力

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一切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人、财、物、信息等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创造学校和谐的关系环境,培养员工的组织认同、价值认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发展。

文化创新学校要致力于传承“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并以此塑造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约束、激励和引导全体师生,并通过全校师生深化目标、体验价值、创造和谐的过程,形成学校保持卓越的发展动力。

4、办学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和“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品牌学校。

具体目标是: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

●逐步构建“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的课程体系

●基本建立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现代特点、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

●重建学校内外部关系

5、培养目标 使学生在江宁学校通过九年的学习在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玩乐、学会创造”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个性健康的优秀毕业生。

三、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

总项目名称: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该项目是基于我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未来几年我校为学校持续发展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科研总课题(基本理念与内容详见附件),同时作为江宁学校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核心实验项目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全面推进该项目的实施,又设各分项目作为子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与实践,各分项目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策略如下:

(一)构建“强化认知、注重体验、丰富载体”的德育体系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根据区教育局“坚持德育思想创新,形成人文精神视野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突出树根立魂的核心,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两个纲要,坚持自主发展、加强体验和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品牌锻造、课程建设、育德能力提高等重点,积极发挥课程、文化、家校社会配合等机制的育人作用

(二)构建以“重视基础、适应差异、发展特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

1)要构建符合当前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体系,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可能。

2)要按照九年一贯制的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形成上下衔接、各有重点的九年一贯制课程框架。

3)要重视教与学的策略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支持学生有效学习的环境。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要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监督、反馈,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形成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保障体系。

(三)塑造“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1)逐步建立“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

2)完善规范师生行为、维系学校秩序的学校制度文化。

3)逐步建立和完善既能满足师生的身心发展,又体现求真求美、求实求新的思想,既能体现育人性,又赋予学校环境生命性的学校物质文化。

(四)打造“师德高尚、教有特点、合作进取”的教师队伍

1)学校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观念领先、敢于创新、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的师资队伍,保证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2)学校将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五)构建“以人为本,持续改进,文化发展”的管理体系

1)在学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先进经验,坚持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两大原则,加强目标监控,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2)完善校内管理组织机构,清晰管理层次,明确管理职责,降低管理重心,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绩效,实现管理目标。

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保证学校内涵发展,逐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教师资源管理制度及学生自主管理制度等。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与组织措施

1、规划实施的组织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工会、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相关团体组织的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理事会、课程领导专业委员会等相关组织的作用,促进学校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2、规划实施的制度措施

    (1)教工管理制度。

   (2)工会、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

   (3)学生管理制度。

   (4)会议制度:校务会议、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少代会制度等。

   (5)其他综合制度:科研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干部工作档案袋制度等。

3、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1)经费预算、保障制度。

2)经费支出监督制度。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江宁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5.31 1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