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每学期一次的考核,对于教师来说,这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评价。我认为,在理念上应坚持教师是追求进步的,是会向前发展的;在评价上,要坚持发展性评价,让教师不断改进行为。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就运用发展性课堂评价,对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用发展性课堂评价,促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理念的变化是二期课改能够落实的关键,教师理念到底有没有变化,主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映出来。
以前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突出教师个人的能力,传统做法的惯性作用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多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的老师在示范课或有领导听课时能自觉按新课改要求去上,但平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究其原因,在于总有部分教师担心课改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学校最终考评还是以成绩论英雄。确实,老师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导致这样局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评价制度造成的。如果评价制度不改革,那么新课改的落实也是一句空话。
2005年4月,我校以制定和实施五年发展规划为契机,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引进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开始了“以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实践探索。
针对课堂教学,我校制订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教师互评表 ”、“发展性课堂教学教师自评表 ”、“发展性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表 ”。这三份课堂评价表不是校领导闭门造车的产生的,而是全体教师参与的反复讨论后形成的,这在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定过程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以知识为中心评价的方法,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看怎样去促进学生发展,比如注重课外延伸,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指导学生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在评价教师的方式上,除了学校领导评价以外,同伴和学生也参与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一些信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在发展性课堂评价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全力投身新课改中,按新课标要求,不断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这种观念的转变应归功于发展性课堂评价。
二、用发展性课堂评价,促教师不断教学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典型公式。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作为教师,如果只是教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这样不仅能逐渐培养起随时开展教学反思的习惯,更能使我们逐渐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我校在发展性课堂评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经过自上而下的商讨制订了《光新学校教师教学研究课及反思文本》。教师们不仅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对照反思文本,针对某个研究专题,运用了“2次反思+2次点评+2次教学设计”的反思模式。就是在平时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后,也在不断反思。学校要求每个教师的每学期教案至少有5篇教学反思,其中《光新学校教师教学研究课及反思文本》中的反思要形成文章,至少不低于800字,优秀的课堂教学反思还要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交流,给其他教师做个榜样。
曾子追求的“吾日三省吾身”,陶行知老先生提倡的“每天四问”,都是强调这种自我反思的意识。
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借鉴别人,思考自己,留下精华,扬长避短,丰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教师们在反思中回顾已进行的工作,提出改进方案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有效地提升了自己专业化水平。
三、用发展性课堂评价,促教师合理定位
众所周知,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必须给自己合理定位。
发展性课堂评价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不仅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而且注重同伴和学生的课堂评价,这样教师就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从而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根据新课程要求,反复讨论制定了《光新中学教师发展性专业能力评价指标》,参照指标,教师如实给自己打分,总分为50以下为初任教师或新手型教师;50——70分为适应型教师;70——90为成熟型教师;90——100为骨干教师或专家型教师。
每个教师属于哪个类型的教师一目了然,这样的指标与奖惩不挂钩,只是为教师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合理定位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用发展性课堂评价,促教师不断学习
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惟一途径。
发展性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为此,我校以课题为抓手,要求课题组成员先行一步,填写《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表》,这份记录表要求教师制订“教师个人五年发展目标”。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步骤、时间、达到什么成果、主要措施及本人年度成长目标达成情况都要有详尽的记录。
学校领导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深入教师、深入课堂,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提供教师发展所需的帮助。
我校以校本培训为途径,开设校长论坛、专家讲座、教师论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之,发展性课堂评价是科学而详细的指标体系,具有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这种评价不仅仅给被评价教师一个总体的分数,而且还要诊断出被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今后在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提高,帮助教师确定提高教学水平的方向,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从而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