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2022.09.01 ?次阅读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中小学任课教师生活导师制
根据上海市教委“双减政策”要求,为切实全面关心每位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生活、学业、情绪发展等及时排忧解难,学校建立全体任课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导师”制,全体教师按照双向选择原则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密切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假期间的家校联系,加强过程监督和辅导疏导,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分配原则
建立全体任课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导师联络制,由班主任分配本班任课老师分别结对数位学生,确保学生人人有导师。
导师分配工作需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即充分征询学生的意见,再根据班级、年级师生比,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导师,每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
二、导师职责
生活导师需对结对学生关心、联系到位,及时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思想动态、情绪变化、身心健康,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及时沟通、帮助解决。
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导师与结对学生至少每月沟通一次;假期期间,每位生活导师与结对学生至少两周沟通一次;与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如特殊家庭、心理异常等),至少每周沟通一次。如发现学生有居家学习情况,需要付诸主动关怀,如遇情绪异常波动情况,务必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同时告知班主任,班主任上报至年级组、政教处、心理室备案。
与结对学生的沟通过程需及时记录在《生活导师家校联系情况记录表》,一生一表,做好留存,每学期结束后统一递交政教处留档。
学校对家校联系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落实责任,形成闭环。
附1:《生活导师家校联系情况记录表》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政教处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