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幼儿园2014学年第二学期园务工作计划
(2015.2—2015.6)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园设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共186名幼儿。本学期是本轮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个学期, 同时,又将迎来一级园复验的严峻任务,因此,有效制定本学期计划,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尤为重要。
发展优势:
上学期借助区督导室对我园的发展性督导,对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估。评估意见认为我园有较强的规划引领意识,能坚持“尊重、理解、信任”的办园理念,基本形成民主决策、规范运行、监督有力、保障有效的发展态势。幼儿园重视队伍建设,坚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开展专题园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积极开展国际象棋游戏化实践研究,不断完善特色课程建设;积极探索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存在问题:
1、幼儿园发展规划在办学理念内涵的界定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自主性评价机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如何做优国际象棋的园本特色课程,是幼儿园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点任务。
3、幼儿园面临骨干教师不足与新教师占比较高的突出困难,要全面思考全力推进幼儿园的队伍建设。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提升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核心理念,大力弘扬普陀教育精神,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完成我园一级园复验的主要任务。
三、各项工作目标及主要举措
(一)学校管理
工作目标:确保管理机构有效运行,优化管理队伍,提升条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实效性 。
具体措施:
1、 深化幼儿园发展性自主评估工作,完善幼儿园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规划实施评估小组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第三轮年度评估以及对整个三年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并积极思考新一轮学校规划内容。
2、 依据区教育局学前科要求,制订幼儿园新一轮(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
3、 根据督导评估报告中所提问题与建议,撰写督导整改计划,并协调各条线负责人认真落实整改。
4、向全园进行一级园复验的动员工作,解读评估指标,组织各条线负责人开展自查。
5、教工完成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三年评估,并组织交流评比。
6、科学合理制定本学期“医教结合”工作计划,全面监督落实园内传染病防控措施,依托进园医生的专业特长,加强对体弱儿的综合矫治。
7、园长进一步提升课程领导力,带领教师解读《基础性课程实施要点》及《课程实施评价标准》,并基于标准对基础性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及每月的重点监控。
8、工会组织教工进行“我心目中的‘尊重、理解、信任’”微征文活动,丰富办园理念的内涵,使办园理念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9、完成2015年度幼儿园招生工作,并配合做好在园大班幼儿小学报名信息登记工作。
10、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自查、相关岗位培训以及各类演习活动,强化各条线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二)队伍建设
工作目标: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区、园级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稳步发展。
具体措施:
1、利用政治学习,开展“小故事,大爱心”活动,由社团每月征集教工的感人事,学期末评选“东新好教师”,以“学先进,树楷模”的形式积极推进师德建设。
2、在新苗报开辟“新光教师”专栏,每月介绍三位园内教师的师德小故事。
3、开展中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4、完成“十二五”师训最后一学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关注每位教师的完成情况,确保全员按时完成。
5、依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每位教师撰写个人发展规划第三年评估。
6、延续青年教师启航社培训,开展“六个一”系列培训活动,继续做好日常带教,切实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加人员:唐阳、郑雯、沈添君、徐文悦、尹彧
7、园长继续组织教研组长先导式培训,通过教研组长例会、现场教研展示研讨、教研质量分析等形式,提升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推进教研的有效性。
8、支持本科在读教工进行学历进修,给时间鼓励完成单门学科。
9、以信息化建设为目标,通过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班级主页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10、依照等级园复验要求,通过培训、竞赛、展示交流等形式强化后勤三大员的业务能力。确保资料准确有序,操作规范流畅。
(三)保教工作
工作目标:加强对个别化学习中交流分享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对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效评价的理念。做好卫生保健课题结题工作。
具体措施:
1、调整并完善《东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思考课程实施方案评价指标。
2、以“主题背景下集体学习活动中多媒体课件运用”为研究重点,通过园本教研提升教师对运用课件完成活动目标,解决重难点的能力。
3、完善基础性课程、环保课程、安全课程的资料库建设,丰富内容。
4、做好基础性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控,在教师自评、组长他评、园长总评的基础上,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5、结合季节特征及各个节日开展有意义的全园大活动,如“三八节”自制贺卡活动,第三届“东新杯”棋类大赛,“欢乐六一”缤纷游园会等,从而增强幼儿表达、合作、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的育德能力。
6、继续开展“快乐星期五”幼儿社团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完善活动方案,推动幼儿自主发展。
7、继续开展节能环保教育活动,组织“我家的低碳生活”环保小报网络评选活动、“花儿朵朵开”环保花盆制作大赛。
8、大班教师结合小教研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将幼小衔接渗透到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丰富幼小衔接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9、重视肥胖儿童的有效干预,通过全园配合力争使得我园的肥胖儿童发病率有所下降或肥胖度降低。
10、组织幼儿开展地震逃生演习及外出防拐演习,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安全自救方法。
11、逐步精确健康安全管理平台的数据录入,强化平台的管理,力争达到日录入,周审核、月监测,使得我园的健康管理平台在幼儿健康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四)特色建设与科研
工作目标: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创新实践,不断总结。重点设计运动领域、个别化学习的游戏化国际象棋活动,积累相关的案例和活动方案,完成课题结题论证。
具体措施:
1、师资培训:
1)专业培训:邀请国际象棋、国际跳棋教练针对各种战略战术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2)分层培养:针对教师实际情况,确定青年教师以国际跳棋为主,成熟型教师以国际象棋为主的培养方向,通过培训、练习,提升授课质量。
3)棋艺比拼:结合东新杯棋类大赛,开展棋艺比拼,提升棋艺。
2、案例研究:结合国际象棋教育实践,观察记录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开展案例研究。
3、实践研讨:在运动领域、个别化学习中实施游戏化国际象棋教育中,运用观察法,观察记录幼儿的言行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提炼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实施原则,实现通用教育策略,积累课例。
4、经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借助课题结题论证,通过专家评审,倾听专业意见,总结课题开展过程中的不足或有效经验,并为后续新课题的选题申报做好准备。
5、继续做好对家长的宣传与相关培训,发挥学校网站、“你说我说话教育”、“家园联系栏”、“新苗报”、家长学校的引导作用,争取家园配合实施棋类特色教育。
6、向教工、家长征集凸显我园棋类特色的环境设计(门厅墙面、走廊、室内等)。
7、深化“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发挥基地园作用,配合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五)家园社区
工作目标:完善家园社区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家园一体化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同乐活动,保持家长对学校整体较高满意率。
具体措施:
1、教师充分利用园园通、家园联系窗、联系册、校园宣传橱窗、班级微信群等宣传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注重及时性,便捷性,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和活动记录(照片)。
2、根据《家长学校意见征询表》,组织好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各级组召开不同需求的讲座,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3、进一步明确家、园两级家委会及各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协助其参与学校管理,倾听家委们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建议,同时,加强家委会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如倾听家长诉求,传达学校发展的即时情况。
4、进一步提升伙委会的质量,丰富活动形式,如开展“主厨争霸赛”,引导家长参与,提高家长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率。
5、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志愿者申报工作,为家长制作适宜的助教活动,鼓励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并留有记录纳入我园课程资源库中。
6、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家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家园间的交流与协作。
7、针对上学期家长问卷中家长所提建议落实整改,及时反馈,关注成效。
8、继续做好区域内的0—3岁婴幼儿早教公益活动,保证服务质量,保持高覆盖率和满意度。
重点项目:
1、一级园复验工作。
2、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总结展示表彰活动。
3、师德项目——“东新好教师”评选。
(责任部门:工会 责任人:周敏)
4、 全体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责任部门:工会 责任人:周敏)
5、 后勤人员技能比武。 (责任部门:后勤组 责任人:唐颖媛)
6、 “欢乐六一”缤纷游园会。 (责任部门:大活动组 责任人:孙薇娟)
7、 2013区级课题结题论证。 (责任部门:科研室 责任人:张智宏)
8、 集体学习活动展示交流。 (责任部门:教研组 责任人:齐放)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