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路第二幼儿园 2012.05.31 ?次阅读
大渡河二幼大教研计划
2012年2月~2012年6月
一、 情况分析
1、 基本情况
我园现有两个园所13个班级,教师28人,其中代课教师4人,正式在编教师24人。在24位教师中,幼儿园高级职称教师7人,一级教师16人,一名教师未评。教师平均年龄36岁,是一支相对较年轻,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分布较均匀的教师队伍。
2、 优势分析
上学期我园大教研重点研究“创设良好游戏情境,”共开展了十次研究活动,其中八次是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我们教师明确了游戏材料的提供要点首先要适合不同的年龄段,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要适合幼儿在游戏中的实际需求,游戏环境的创设要能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社会化的发展,在实践观摩的活动中教师也能分析游戏材料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下一次游戏活动的开展中能进行调整。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教师在最后的专题小结中总结了自己通过大教研活动所获得的收获与体会,认为结合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要酌情投放高低结构相对平衡的材料,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提高游戏水平。
上学期的大教研工作另一个成功的方面是体现在实践观摩的游戏开放活动中,我们以平行班为参考,将总分园的各年龄段的班级作为一个观摩的整体,这样就更能围绕教研目标,展开研讨活动,也能使教师在观摩中互相取长补短,更明确和把握好各年龄段游戏行为特点与材料提供的关联,使游戏情景创设更加丰富。
3、 不足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游戏情境创设,游戏材料提供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让教师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有效的指导,对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缺乏有质量的思考。故针对这一问题,本学期我们重点研究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以进一步提升游戏质量。
二、 教研目标
1、 研讨游戏材料的投放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角色意识、行为的影响,教师如何观察并介入的指导策略
2、 进一步把握各年龄段游戏特点,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三、 措施
(一) 理论学习
1、 通过教研报和教研栏推荐关于教师观察指导的文章,供教师自学。
2、 深入集中学习《游戏》中关于游戏材料提供,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并结合观察记录分析。
3、 邀请专家开展讲座,通过与专家的互动明确教师观察指导重要性,了解教师该如何做。
(二) 实践交流
1、 开展角色游戏现场实践研讨,分析如何有效观察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如何根据各年龄班游戏特点进行观察与指导。明确教师在游戏中的有效观察与指导作用。
2、 观摩他园角色游戏现场,分析探讨其中的成功经验,尝试运用在自己班级的游戏中。
(三) 成果汇总
1、 学期末每班开放角色游戏现场,两园教师互动交流,汇总成功经验,提出建议。
2、 撰写专题《游戏中教师有效的观察与指导》,结合各自实践所得畅谈自己的想法,推荐优秀文章投稿发表。
3、 结合姐妹园交流,展示游戏现场,聆听姐妹园的建议与评价,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