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路第二幼儿园 2010.10.30 ?次阅读
大教研计划
大渡河二幼大教研计划
2010年2月—6月
一、 情况分析
我园共有三个园所,16个班级,教师33名,其中外聘教师1名。教师中本科学历人数(包括在读)20人,占60.6%。幼高职称9人,占27.3%,一级教师18人,占54.5%。
虽然我园有三个园所,之间相隔距离也比较远,在园统一管理思想指导下,幼儿园教研工作开展还是非常有序、有效的。在上学期大教研中,我们重点研究教学准备,虽然三园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围绕教学准备工作展开,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式,通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现有价值的教学。
在上学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要实现有价值的教学,做好准备工作是前提,教学准备分为两方面: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思想准备就是分析幼儿的前期经验、分析教材;物质准备就是分析教具的设计与准备,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三园大教研组针对核心教研内容结合自己级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总园研究教学具准备;李子园研究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准备;恒力园研究幼儿前期经验的分析。三园大教研组上学期共开展了11次活动,其中6-7次是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得出:要充分分析幼儿的前期经验,以此作为确定活动目标的依据。确定了活动目标,教学具的设计制作运用要为目标服务,最大程度的吸引孩子参与的兴趣,提升活动的价值。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平面的图片具有立体动感,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过程中操作方便,为活动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
在上学期的大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要实现有价值的教学,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要针对活动目标精心的设计活动过程,只有活动过程能围绕目标,体现递进性,这样整个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大班学习活动《天气预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孩子能看懂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在过程中教师把两条目标落实在两个环节中完成,因此整个活动成为两个不太相干的环节,过程没有体现层层递进性,教学活动效果不是最理想。还有中班的《夜晚工作的人》,内容选择符合当前孩子的兴趣,教师前期工作也做得比较充分,让孩子收集了许多夜晚孩子工作的人的照片、图片等,但是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新意,纯粹是孩子已有经验的交流,过程中缺乏提升点,使活动效果打了折扣。
因此我们在实践研讨中发现,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分析孩子的前期经验,做好教学准备,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学习活动目标设计层层递进、形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过程,且过程要始终围绕目标,最大价值化的达成目标,使这节教学活动真正推动幼儿的发展。
二、 教研目标
1、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的活动,实现有效教学。
2、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执行力,按计划高质量的开展教学活动。
三、 措施:
(一) 理论学习
1、 专项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了解好课标准,根据活动目标较全面的考虑如何设计好教学过程,达成目标要求。
2、 邀请专家针对有效教学开展讲座,通过现场聆听,互动提问,把握有效教学的关键。
3、 通过大教研报、教研论坛墙面,每月向教师推荐一篇关于有效教学的专题文章、推选教学计划制定较好教师的计划、反思等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 实践研究
1、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采用大、小教研联动形式开展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的实践研讨。
2、 一学期中三园大教研联动两次,一次是优秀研讨课交流展示,一次是专题小结交流,三园共享研究成果。
3、 结合第五届“荧星杯”,开展每月区角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评比和优秀课例评比、展示,把优秀教学设计张贴在教研栏中。
4、 开展区、园骨干教师展示活动,结合本学期教研研究所得,展示个人成果,为面上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三) 外出观摩
1、 观摩市新秀教学实践展示活动,剖析活动设计中成功的经验。
2、 借与姐妹园结对之机,观摩姐妹园的环境和教学实践,与姐妹园教师共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四) 网上互动
1、 积极参加区学前教育网“网上教研”活动,参与互动,每人至少每月一次,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2、 针对教研目标开展网上核心讨论,通过抛问题、表观点提升对教研目标的认识,提升自己我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