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心幼儿园 长征中心幼儿园 陈 颖 2008.04.19 ?次阅读
大教研
计划
1、学习、研究集体活动中的有效的回应策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回应的能力。
2、研究、记录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开发的案例、个案,提高教师在民间手工艺活动中撰写个案、案例的能力。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除一名教师辞职以外,我园师资情况基本不变,我们大教研组仍将围绕园务计划和三年行动规划,积极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业务素养。
上学期,我们仍旧以提高预设集体活动的有效性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了提问有效性。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讨论,教师们在提问的有效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理论学习,我们明确了目前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组的活动,我们寻找、交流平时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不足;通过一次次的研讨,我们也掌握了不少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实践,我们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从而验证新认识,达到理论的内化。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有效提问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效资源。(2)善于捕促孩子的信息,适当追问,使活动层层推进。(3)提问设计要从开放到封闭,并且要进行多个回合。有效提问的组织策略还有许多,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问题的价值,提问后给予幼儿适当思考的时间,对幼儿的回答作出积极的回应,创设情境性的环境等。总之,通过教研,我们懂得了提问是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好提问,运用已有的教育机制给孩子积极的呼应。我们也在不断实践各种策略、不断反思自己的提问,更在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活动的能力。
上学期我园向区内公开活动1堂,向姐妹园交流公开活动2堂,园内公开教学活动37次,总计达到40次,教师每人公开活动2次以上,参与率达到100%,平均每人的听课次数达到16次。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得益——教师们既是实践者、又是观摩者、也是评价者,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评课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教研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将对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做一些探讨、学习和研究。究其原因是,虽然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已经是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了,但都认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是重点,也是难点。虽然,我们也懂得了不能简单地对孩子报以“对”“很好”“你太棒了”等符号式的回应,更不能视而不见或者陷入答非所问的僵局中,但是如何给予孩子合适的回应,帮助孩子在一定的问答情景中获得有效的经验,如何有效运用回应策略来解决孩子生成的问题等,都是我们需要多多学习研究的。另外,通过教研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教师知道一些回应的策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有许多困惑,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老师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能进行及时的价值判断,对于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笔带过,予以蜻蜓点水式的回应,却将一些与活动目标无关的问题进行热烈的探讨,活动似乎很热烈,却不能体现本次活动的价值;又如,有的老师针对某些难以回应的问题束手无策,面临孩子提问,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回应很难引发生生互动,活动气氛不活跃……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有效回应做相关研究,力争帮助教师在有效回应方面有所领悟、有所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学习、研究集体活动中的有效的回应策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回应的能力。
2、研究、记录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开发的案例、个案,提高教师在民间手工艺活动中撰写个案、案例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与“预设集体活动中有效回应”相关的文章、书籍。
2. 实践观摩:*继续以“三阶段两反思”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提高教师回应的有效性。
* 以“微格分析”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关注教育细节的能力。
3.专题论坛:经验齐分享——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回应策略。
4.互动讲座:邀请俞文君老师进行专家互动讲座,通过讲座、咨询,进一步提高教师有效回应的能力。
5.网络教研:收集各种相关的论文和经验总结,通过自学、心得交流等形式在网上进行网络大讨论。
6.外出学习:学习姐妹园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进一步充实教师的自身素养。
7.经验积累: 继续开展专题案例的记录与交流,期末形成案例集。
8.每月评比交流:
四月:多元智能民间手工艺环境创设交流。
五月:多元智能民间手工艺个案、案例交流
六月:成长册评比(结合家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