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曹杨附校依法治校创建工作总结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曹杨附校一直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创建和推进工作,认真贯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本市依法治校(2016-2020年)创建工作的通知》(沪教委法〔2017〕14号)以及区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积极探索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的治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曹杨附校于2001年由长城中学和建德小学合并成为建德学校,2009年更名为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学校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注重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学生合唱联盟单位,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区行为规范五星校等荣誉称号,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一、以“尊重∙和谐”为主线,立德树人,践行正确的办学方向
在办学方向上,学校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校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切实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学校以“学会尊重,和谐发展”为理念,以“尊重,让每一个学生和谐成长”为己任,从德育教育、课程实施、实践体验、家校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多维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依法治理,提升学校办学管理效能
(一)健全制度,完备体系,规范程序
学校注重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依据法律、法规于2015年制订了《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章程》,2015年12月28日通过审核,正式施行。
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依法接受监督的基本依据。学校以章程为核心,重新规范梳理各项规章制度,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人事室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本部门涉及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关的废、改、立,形成与时俱进的“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制度汇编”,内容主要涉及9大类,约110余份。使学校各项工作、各项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二)党政协作,干群和谐,依法履职
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不断完善曹杨附校重大决策事项议事制度和程序,健全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发挥校务委员会的参谋、审议、沟通、监督、评价作用。规范办学,依法履职。
(三)民主管理,依法评议,监督保障
学校坚持民主管理,畅通渠道,依法评议。学校有健全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群团组织,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学校依法依规推进校务信息公开工作,建章立制,重大事项、重要制度通过校内告示栏及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示,充分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知情权。
(四)三位一体,合力办学,成效显著
学校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组建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委会参与监督,协同管理的作用,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组织家委会代表参与学校安全管理、校服征订、食堂监督、学生活动等多方面。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沟通联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共建,“一师一居委”活动有序开展。通过家长会、微信、晓黑板等方式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实现教育“共赢”。
(五)依规招生,公平透明,均衡发展
在招生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承依法规范招生,建立招生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招生活动规范透明。在学籍管理和班额控制上,学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操作,在目前面临生源多、师资少、教室缺乏的情况下,仍然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初中≤50人,小学≤45人)。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无违纪违规事件发生。
(六)规范执行财经制度,保障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财务管理规范,有着完备的财务审批程序,严格按规定合理使用经费。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收费标准,每年的收费情况都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公示,无乱收费现象。办学经费的安排与使用都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做到帐卡相符、安全规范使用。对管理人员经常性地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
(七)安全护航,“四防”保障,人人有责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逐级明确职责,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防范,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逃生演练,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学校卫生、安全保卫等制度落实到位,按照要求配置门卫保安,门卫尽职履责,食堂管理规范,达到上海市6A级食堂。
三、整合多样资源,搭建多元平台,提升师生素养
(一)统一认识,提升意识,学法普法
学校校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较强的依法办事意识,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式民主、务实。学校建立了领导学法制度,领导班子定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通过校务会定期研究解决学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考核。
学校建立了教师学法制度,积极开展以依法治教为主题的专题培训,通过教工大会和专题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要求培训,在绩效考核中,专门设立师德师风考核专项。每学期不定时的通过微信群、教工大会等形式学习《曹杨附校师德规范》、《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师“六要六不”师德师风规范》、《上海市教委“六条禁令”》、《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目前学校师德建设情况良好,无教师侵害学生权益行为,无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行为。
(二)整合资源,丰富载体,提升实效
学校每学期都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课程教学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校本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依法依规,未擅自开设需要上级部门批准的课程或教学项目。学校积极整合多方法治资源,充分利用课堂、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军政教育”“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及两法一条列学习活动,培养争做敬法、懂法、守法的学生。
四、整体规划,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有效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学校全面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组织领导。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及时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副组长,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作重点协调,全面落实依法治校和法治宣传工作。
学校聘请了长征派出所民警朱建军警官担任校外法治辅导员,借助区教育局聘请的法律顾问团寻求日常法律事务服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学校建立了申诉调解、争议解决等制度,公开信访途径,通过校内信访、调解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依法保障师生享有的申诉权利,妥善处理校内纠纷。
五、创建依法治校特色项目,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重视学生法治教育,通过两法一条例系列主题活动,学一学、讲一讲、画一画,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每学年都要对六年级的新生进行法治教育,通过了解宪法知识,参加模拟法庭活动,使他们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加强教师师德规范要求,分级培养,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