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小结
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2010.10.27 ?次阅读

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小结
 

教师队伍是学校素质教育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本学期,教导处围绕上海市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规范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有效性”、区教育局提出的“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工作策略,以课程建设为统领,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研究表明:教师的“三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是构成教师职业动力的本质内容,是决定教学效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教师把握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认识教育的价值等问题,在科研室的协助下,为老师提供一系列书籍,如《生活的准则》、《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智慧的教师》等,教导处还为老师们定期、不定期提供学习资料,如:《基于“爱与智慧”教育文化的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情怀》等。鼓励教师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变成一种教师能动的、自觉的行为。
二、专家引领,拓展视野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学校多渠道引进专家,帮助老师“零距离”和专家交流、聆听专家的教诲。比如:小学数学组,尽管老师们都很年轻,但是在赵老师的带教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实践、合作交流,最后在校级层面进行展示。
又如:小学语文教研组,和外省市专家联动,通过同课异构、专家把脉等多种形式,相互切磋技艺,老师们教学水平提高迅速,在全国说课比赛中,三位老师(毛嘉蔚、刘琳、陈燕)顺利晋级,进入国家级决赛。
小学英语组在朱老师带教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通过学习、研讨、磨课,英语教学质量逐渐提升,三年级英语已经在同类学校中处于中位水平。
学校除了引进校外专家,还为年轻教师专门聘请了校内师傅带教,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年轻教师不仅领教了师傅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班级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师傅的人格魅力,校长一直教育老师们要“带着智慧走上讲台”,要站好、站稳讲台不是件易事,需要用心、用脑、更要用行动。一年的师傅带教,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徒弟在最近的学年汇报课上,一一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赢得听课老师的称赞。
三、聚焦课堂,轻负高质
“聚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通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聚焦到课堂,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扎扎实实做到: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习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通过使用华师大崔教授的课堂观察量表,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学期,有两位教师在区级层面开了公开课(李昱、卢琰)。教研室来校指导听课共听课51节,绝大部分的课反响很好。同时,学校还请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如:专家来校指导语文教学:“练就阅读的慧眼”;专家来校指导数学教学:“练就发散性思维“等,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四、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老师们通过学习、实践,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学校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风采的平台,如:一学期一次的组长论坛、每学年一次的“建德杯”、等等,每一次的展示活动,都是老师们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到破茧成蝶后的喜悦。在第二届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中:一人为学科带头人、一人为高级指导教师、学校有2个工作室基地(中学音乐、中学数学)、有5人(康、茅、贺、王、蒋)为教学能手、有4人(左、胡、谢、陈)为教坛新秀、有10人为工作室成员(卢琰、刘作梅、库博、潘、梦、茅、方、金、康、兴)。
同样,在老师们精心培育下,学生在校内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有高质量的三类课程,还有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本学期,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中, 有3人获全国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在2009年奥特斯杯上海市青少年环保创意作品大赛中,1人表现突出,荣获最佳制作奖;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1人创作的作品{世博特刊}荣获一等奖;在2010年上海市青少年射击锦标赛比赛女子运动手枪比赛中,1人荣获第二名;在2010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小学组)中,1人荣获二等奖、1人荣获三等奖;在普陀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劳技竞赛中,1人荣获食品雕刻项目二等奖、1人荣获工艺木工项目二等奖。等等。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4 19: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