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着“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坚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贯彻《民族精神纲要》和《生命指导纲要》,从重视校园安全,扎实德育常规,优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化树根立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先进的育人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切实抓好学校的德育课程《行规让我们更美丽》,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的工作:
一、扎实学校的德育常规建设
(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制定了学校班主任的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工作的一日常规,开学学期目标责任书,期中检查对照,期末自评、互评及考核。坚持每周一的班主任例会制度。对于班主任的考评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
2.建立了学校的德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曹杨附校德育管理制度,德育管理网络,抓好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班主任进行思想,理论,业务的常规培训。我们在的班主任例会上,推荐班主任学习有关班主任艺术、班主任管理放面的书籍。要求班主任写好学习心得并在班主任的例会是哪个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一些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体会的学习,可以使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的艺术,同时增加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学期末我们还进行班主任论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业务管理水平。
(二)学生的常规管理
1.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素养为基础,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的德育课题《行规让我们更美好》更加完善,突显我们的亮点。每月根据值勤学生与干部对各班学生的课间,午间纪律,出缺席,早操,眼保建操,学生仪表和卫生等方面的检查,评出“行为规范小标兵”,在校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在校橱窗里进行展示。政教处除了定期的检查评比以外,还以暗访,抽查的形式对各班的学生的行为规范,日常礼仪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且及时在班主任会上和校班会课上进行反馈与表扬。其目的在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本学期我们修改了值周班的值勤细则,并对值周班的同学进行培训,加强了值勤同学的示范与督促作用。校园中,经常可以听见:您好,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体现出了学校和谐地人文环境。
2.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以来是我们德育常规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创建“安全文化校园”,每位班主任老师视安全为首位,天天有安全教育的时间,(早晨来校,班主任晨检).班班有安全监督员。无论是每一次的大小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气候的交替变化,小长假的放假,我们都会做认真细致的安全教育,发放告家长书。今年是世博安全年,全校教师更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一学年来,学校没有一起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还加大了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暑假前我们还打算开设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的专题讲座。增强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强化“两纲”在德育工作中的落实。我们做到学校的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特色,天天有教育的内容。每天利用中午的午会课时间,让学生了解关心国事,各班负责查找资料,在广播中讲伟人的故事,对广大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教育。并且每周五班主任组织学生读报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多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真正懂得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将来,他们要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二、挖掘校内外的德育资源,适时开展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
1、今年是世博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校园更美丽。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徐徐向我们走来之际, 我校的全体团队员以百倍的热情、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投入到了这场全上海乃至全中国、全世界华人的世博展示之中!
首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开展“迎世博、爱校园、乐环保、守规范的活动。五至八年级各班级均成立了“世博志愿者服务队”,学生的保洁责任意识加强,随便乱扔的少了,公物损坏少了,校园更洁净,真正成了花园式的校园。
其次,2008年12月, 我校五(1)中队的《世博阳光心愿>中队主题会荣获了 区迎世博中队主题会竞赛一等奖;2009年4月,我校部分教师和八年级部分队员参加了区少工委组织的芝川路真华路“手绘世博墙”的绘画活动,当年5月, 又参与了由长征镇组织的“手绘世博墙”的活动,孩子们的画笔让万镇路上原本平淡无奇的墙壁变得生动和富有童趣,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师生心目中的美好世博蓝图,谱写了一曲新的畅想之歌。六一儿童节前夕,“迎世博,我们在此起航”学生节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心中的歌、眼中的景、口中的话一一表达了对世博的美好期待和衷心祝福。
7月29日,“世博心 中国情”一台大型文艺晚会在百联中环正式举行,与会的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的社区居民和行人宣传了世博的小知识,晚会获得了与会所有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在中环社区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开学之后, 我校队员还自己撰写了以世博为主题的童谣《看上海》、《上海AND 世博》,在校园内广为宣传!12月5日,12.5是国际志愿者日“12.5 我志愿”百万青少年迎世博百日文明集中行动,如火如荼地在建德社区进行着。五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师生率先行动了起来,我们的口号是:宣传世博,遵守秩序,清洁家园,共谱城市文明新乐章。在此基础上,每个队员都设计了一张“世博宣传卡”,督促、感染身边的家长和社区居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一个世博之都的文明人,抒发了对上海、对2010年世博会的期待和祝福,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心愿!
2010年年初, 我校八(3)中队的成云和茹梦晶两位同学代表我校参加了“小手牵大手,共话少先队60年”上海市少先队知识竞赛,一举夺得“世博知识小能人”称号, 我校还被评为市级“优秀团体奖”!
寒假里, 我校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们纷纷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世博邀请卡”,向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小学的小伙伴们送上了一份份来自上海市曹杨附校的新年祝福和世博邀请,一张张卡片满含童心心语、一颗颗真心系挂真情实意,一起携手祝福并期待上海2010世博会的到来!
10年3月,成云、臧典、茹梦晶等同学撰写的“世博心语”被选入入选上海市“世博心语本”,分别由刘弈廷、杨泽南等同学软笔书写之后将代表我区送往世博园区陈列在公众参与馆“采世界博览之精华,扬中华文明之精彩!”“传递世博心语,放飞世博梦想!”“迎世博, 心连心, 城市有我更可爱”“只要我们努力了, 世博会期间各方的来宾就会看见一个和谐、进步的上海,就会真正领略到“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一句句的真心祝福已经飞往了上海世博馆的各个角落!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而今年的校园更是阵阵春意暖人心:当距离世博会来临的脚步只剩下不到50天的时间时,全体师生情系全国希望小学的孩子,党员教师率先捐款3000元,认领了一个小伙伴世博之旅的全部费用,随后,教师们也纷纷捐出了自己的一份份爱心,共计捐款1135元。教师们奉献爱心的消息一经传出传出,仅仅一个上午,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们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用钱,金额高达11470.20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达成了远方的一各个世博心愿!同时,3月12日,迎世博倒计时50天,举行“小手牵大手,文明世博行”签名承诺活动以“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口中”为主要内容,组织所有中小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明世博行”的签约承诺活动,从而又一次掀起文明迎世博的高潮,从自己身边的人和小事开始,从我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
世博会的帷幕4月30日正式拉开之后,结合升旗仪式,“校园世博眼”主题系列活动也随之进行——教师、队员、家长代表分别从个人观察的角度畅谈了自己心目的世博会,绿色世博、环保世博的理念引领着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世博概念!
若问曹杨附校的教师和孩子, 今年哪一项活动给自己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我想一定是今年的“我与海宝共欢畅”第二届学生节暨“六一”世博游园体验活动了!活动共分“我们展风采、我们齐欢畅、我们共游园、我们共祝福”四个乐章。教育局领导和社区家长代表应邀来到活动现场,李局还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同学们表达了节日的祝贺,对老师们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对学校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次活动以师生的世博歌曲大家唱正式拉开了序幕。踩高跷、滚铁环、跳房子、扔沙包、跳橡筋、抽闲骨头等阳光操场PK赛精彩纷呈。世博视频我先看、世博E路我先行、世博中华我添彩、世博心愿我放飞和世界美食我尝鲜等活动,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张扬个性的舞台,令参观者大开眼界、赞叹不已。世博场馆我畅游——实地参观师生自创馆把活动推上了高潮。
本次活动以“十个一”为前期主要活动内容:建设一个特色馆;学说一种问候语;培养一批小志愿者;学唱一支世博歌曲;展示一张文化名片;制作一件小作品;养成一个好习惯;阅读一些书籍;设计一张小世博门票;开展一次文明游园体验活动。学生在广泛参与、合作、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领略了世博魅力,感悟了世博内涵体现了德育与世博、学科与世博、人文与世博的融合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和渠道。
2、“学会尊重,和谐发展”是我校提出的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学会尊重”体现了善和美的人格理想。和谐,对于主体来说,是德智体美德平衡发展,是一种全面健康的人格理想。和谐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也是一种最温馨最协调的状态。“和谐发展”致力于构建学生善和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生命,关怀他人,珍惜大自然。我们在规范学生的文明用餐上,充分挖掘校内的德育资源。从学生领餐时的谦让教育,到学生用餐时的爱护粮食,珍惜资源的教育,都能体会到我们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如今学生们的文明用餐已是他们的自觉行为。爱护粮食,尊重老动者的劳动成果,相互谦让和帮助,这正是尊重与和谐理念的体现。
3、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小幼衔接“手拉手,好朋友”的活动,探索小幼衔接的课程模式。
三、体会:
我们的德育工作是贯穿于平时的点滴工作中,德育工作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最终应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听见的是琅琅的书声,看见的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学生的礼貌言行,你会感觉得到我们德育工作的成绩。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走入社区,为社区做志愿者服务时,你会为我们育人的成功而高兴。当你看到社区居民和民警为我校拾金不昧的同学们送来表扬信时,你会为我校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而骄傲。其实,德育不只是一门课程,不只是一次活动,更不是一曲“花腔女高音”。它是日久天长的,一以贯之的,倾心倾力的“走近”“浸润”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