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建德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年——2010年)
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2008.05.04 ?次阅读
建德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年——2010年)
建德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年——2010年)

建德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年——2010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贯彻落实普陀区教育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支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学会尊重,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推进教师转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建德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2、总体目标
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二、教师队伍建设基本任务
(一)、现状分析
发展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使得高尚、开拓进取、爱岗敬业的队伍。学校目前有名校长工作室成员1名;教育系统导师带教成员1名;高级教师5名,这支敬业爱岗的队伍为建德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校领导班子结构较为合理,年富力强,教育管理理念先进,引入全员竞聘上岗机制,办学思路清晰,这是办好学校的核心和关键。
3、教学硬件到位,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一流服务。
存在不足:
师资队伍亟待加强。目前学校师资队伍总的状况是数量充足,但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性别结构不尽合理。一是老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年龄偏小,中年骨干教师较为匮乏;二是学科骨干教师偏少,且学科分布不尽合理;三是胜任学生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数量不足;四是一些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如何通过分流、引进和培训师资,优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学校未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师资队伍建设基本任务
1、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和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积极探索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为学、为师、为人”和谐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优化职称结构
探索“引进、培养、优化”的模式,到2010年,力争使学校高级教师的总数达到8名左右。
3、提升学历层次,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到2010年,中学教师100%达到本科学历,小学教师100%达到本科或大专学历。在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中,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或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到2010年,力争有1-2名教师具备研究生学历。并按有关政策给予一定奖励。
4、培养信息素养
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到2010年,学校一线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5、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根据“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到2010年,力争做到有5~7名学科教学把关及教改领衔的教师,其中2名左右在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培养6名左右研究型骨干教师,以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四年内培养出3名左右在区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三、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多渠道、分层次的各种形式学习、研讨、交流,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7学年,通过推荐给教师学习资料以及教师自学相结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撰写学习心得,通过校园网进行相互点评、交流,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理论水平。
2008学年,在一学年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请1—2位教师开设学习讲座,交流学习的方法和效果。
2009学年开设教师理论学习专题论坛,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2、建立骨干教师发展序列
通过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评选条例,逐步形成建德学校骨干教师梯队(教坛新秀、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2007学年,通过制定和修改教师个人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教师个体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教师申报、组员交流、评价并推荐、学校评审组考核、确认等形式,努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按照骨干教师评选条例,采取教师本人书面申报,学校评审组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申报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确认候选人,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三天。
为加速骨干教师成长,拓展教师视野,与兄弟学校及外省市(包括国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E-mail或视屏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相互学习、交流。同时,我们努力创造条件,使区名师工作室能够建在建德,让我们的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成长得更快。
2008学年,通过的教师(教坛新秀、教育教学能手)在校级层面进行教学展示;并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和津贴;通过的学科带头人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开展活动,学年结束,进行考核,同样颁发相应的证书和津贴。
2009学年,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成员向其他教师进行辐射。
3、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各教研组或备课组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申报课题,通过科研室和专家批准,每两周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学校领导和科研室根据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每学期进行适当的活动经费和奖励。
4、加强校本研修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学校现有的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高级教师为代表,发挥他们对全校教师的辐射作用,强化教研组建设,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潜下心来认真研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围绕某个典型的案例或教学片断,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点评,每位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每学期必须完成“八个一”(即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课例或教育案例、开一节研究课、参与研究一个课题、推荐一篇好文章、评价一节课、备课活动中主讲一次、上传一个优质课件)。
为加速教研组建设,拓展教研组培训的功能,与兄弟学校及外省市(包括国外)名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立对口组室,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相互学习、交流,使教研组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成长的摇篮。
5、完善校园管理平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要求,对学校校园网络系统、电脑设备等硬件进行调整、优化;并不断丰富、充实各学科的数据库。同时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各种信息技术的培训,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管理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校园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同时还在不断优化其功能。
四、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1、建立组织领导保障制度
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纪校长任组长;熊校长任副组长;由刘书记、政教主任、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质检室主任担任组员,进行督查考核与奖惩。
2、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建立活动经费基金,对组室或个人按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或交流学习等活动,经审批,给予经费支持。每学期对活动情况进行考核,经考核符合要求的组室或个人进行奖励。
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和科学评估的管理机制,每学期对活动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并将评估情况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期末对活动情况以及目标达成度进行考核。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7 0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