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2008.05.04 ?次阅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建德学校 刘玲
一、 引文
责任感是道德品质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一个人能够认知和认同自己的责任,并将之付诸实行的动力和决心。人人都有足够的责任感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更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今日说法》曾报道:在湖南湘潭,8个同龄男孩在一起游泳玩耍时,一位十岁的张姓男孩为救另外一位李姓男孩溺水死亡。在他溺水的过程中,包括被他救助的李姓男孩在内的7位同伴没有一人愿意去救他,而且还眼睁睁地看着他漫漫沉入水底。当问及那7位男孩没有救助自己同学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是“怕担责任”。为此,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湖南、广州、武汉、沈阳、等地对1000位公众就关于“青少年责任感的问题和公众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当您听说这件事后,有何感受时?”57%的被访者表示震惊和愤怒;当问及“您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如何时”?1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差;32%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差;多数公众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比较差。其中,21.7%的被访者表示,现在有许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在面对问题时,只会想让别人对自己负责,从没有想到自己该对别人负责。当问及“您认为造成当今青少年责任感比较差的原因是什么呢?”64.2%的被访者认为是社会环境不好造成的。57.8%的被访者认为是学校教育欠缺造成的。72.1%的被访者认为是家长教育不佳造成的。68.5%的被访者认为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77.2%的被访者认为如果任其放任自流,会对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42.3%的人认为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感教育对整个民族都有好处,并且认为学生缺乏责任感,他们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如果不重视对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学生自私、懦弱、冷漠,对父母不关心,对他人漠然视之,甚至对自己的学习也不放在心上。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实践中,我在中队内试行了“感知—体验”的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初步探索,接下来想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感悟。 

二、关键词
责任感 感知—体验 道德教育

三、 探索内容
1、 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目标
2、 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 对责任感教育的思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而在孩子刚刚踏入人生的起跑线之际,让责任感培养与他们的成长同行,会使这些未来的国家有用人才终身受益。教化孩子成“责任人”,这是今天我们培养文明人、高明人、精明人的始点,更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党和国家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责任感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小学生守则第9条》也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情感感知--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一个一年级的新生,在其刚刚进入学校生活时,对于身边一切的感知都是非常的新奇和模糊,更不懂什么是责任感。我们通过新生入学培训和“大手牵小手”等活动为感知途径,以高年级学生的言行为身边的榜样,从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开始,慢慢喜爱自己的班级、喜爱自己的校园生活,热爱自己的社区、热爱自己的祖国,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
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
2、体验感悟--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五、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目标
要建设现代社会,每一个合法公民都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尤其是在公民权利不断释放和回归个人的年代,公民责任就更加被社会所需要。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而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概括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认知和认同的层面,二是实践的层面。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感知——体验的情感过程,我在教育过程中尝试把一下五个方面作为对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落脚点和突破口:
1、 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2、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3、 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4、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对自己的集体负责
学生时代,许多同学在行为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很多的随意性,尤其是小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自控能力差,做事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性强。对此,我在日常教育中着重强调,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小王,平时总喜欢抓抓扯扯,同学都不愿与他同桌,搞得他在中队里很孤立。我找他进行了谈话,使他认识到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是他对自己行为的随意性;强调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慢慢的,小王开始改变自己,懂得控制自己,同学也开始愿意和他接触,小王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
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人之后更要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负责。“红色热土”是我区的德育教育资源之一,我邀请了部分团员和学生一起开展了普陀区“红色热土”寻访活动:在寻访中,队员们对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为先烈们的壮志豪情而感动!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具备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感知到体验转化的动力。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

六、尝试的方法和途径
现在的学生所经历的大都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我发觉大多数的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责任感缺失。在报纸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今年暑假刚开始,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家长,就对读初三的孩子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孩子洗涮每天晚饭后的饭碗。开头几天,这个孩子做得还有些兴趣,但5天后,就嚷着要父亲用“奖励”来兑现,不出半月就再也不愿做了。可这位家长很顶真,坚持要孩子履行诺言。他说,不在乎孩子做家务多与少,而在乎孩子有否责任意识和行为。”随后,我利用阵地教育活动时间安排了一次讨论:先让所有的学生看这篇报道,再让他们讲出换成自己又会怎么办?结果,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爸爸太当真了,没有这个必要,只有少数同学觉得这个初三的学生没有履行诺言是不对的!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再进行辩论—“什么是诺言?到底该不该履行自己的诺言?”通过辩论,学生懂得了什么是诺言,明白履行承诺是自己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等科学家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了解了伟大领袖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立志践行的英雄事迹,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可以通过其它活动与生活让学生感受责任、体会责任、认识责任、担负责任。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 “做可爱的建德人”“老少结对网上行”等活动都留下了同学队员们决定树立有责任感的烙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建德人,我自豪,我是建德人,我能行!”

七、结论
一个人,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以后可能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他的终生。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如果说在艰苦的岁月里,儿童的责任感等优秀品质还可以自然积累的话,那么在物质较为富有的今天,责任感的培养则主要依靠成人倾注心智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在提高学生感知、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体验,让学生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03.24 0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