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加强学习品质熏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陈红卫
学校的学风是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期我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为此,我校在“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尊师乐学,勤奋善思”的学风建设目标,加强学生学习品质的熏陶,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学习竞赛等活动来推动学风建设,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打好基础。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尊师、乐学、勤奋、善思”的学习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目标:
营造尊师、乐学、勤奋、善思的学习氛围和形成良好学风的教育机制。
三、“学习品质”概念界定
品质是关于学习的品质。所谓品质,《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其释义为“物品的质量”、“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这里有三个基本意义,即“质量”、“独特的本质”、“道德品质或人格。”结合心理学对品质的界定,品质应该是“品性”之意,也就是对象比较稳定的特性和特征,因此,品质是行为主体在其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性和特征。在这一界定中,我们将学习品质看成是通过学习活动来形成发展的,也就是说,学习品质可以在学习中培养,任何人只要学习就能够形成和发展其学习品质;学习品质虽然反映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性,但是也要反映全体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发展性,甚至还要反映学习群体的社会性;学习品质应该反映学习活动的系统性,其具体内容应该与学习中的所有因素相互联系,应该将学习者的心理品质、身体品质、行为品质、社会化品质完整地反映出来;学习品质应该采用能够反映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特性的术语来表达,即用“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合作性”等属性词来表现。在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学习品质指学习个体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积极的精神面貌,主要体现在各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否得到持续发展,即有学习动力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进取性、自信心、责任感等品质,学习能力上的能动性、独创性、批判性等品质,在学习毅力上的自觉性、坚持性、坚韧性等品质。
四、活动措施:
1、舆论宣传:分别由政教处、班级、团委、学生会、做好动员、宣传、舆论工作。学生电视台围绕学风建设、学习品质熏陶开展系列宣传报导活动。(时间:整个学期)
2、调研分析:
(1)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开展学风状况的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如厌学情绪等)的原因所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将分析与建议在级组会议中交流,年级据此制定出活动实施细则。年级和各班的书面材料交政教处。
(2)以科任教师个人为主,开展两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你所任教班的学风状况;二是你本人的教学与管理对任教班学风现状的影响。根据这两方面的调研分析提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和加强任教班学风建设的建议,并在备课组与任教班班主任中交流。
3、主题班会: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1)以“为幸福未来而学习”为主题,让学生谈学习对未来人生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幸福,从而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
(2)以“我是这样学习的”为主题,让学生谈学习的经验、心得和习惯或学习的困难、困惑等,组织学生讲一些自己的学习方面的故事,如学习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学习的经验、困惑,学习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等,促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互相了解,特别是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解。
(3)以“作弊——可耻”为主题,让学生谈作业、练习、考试等学习方面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及危害,让学生在漫谈中将话题延伸到诚实守信对未来人生的影响等方面。
(4)以“我的学习目标”为主题,漫谈学习计划、设想、目标、理想,让学生在漫谈中升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以上为参考题目,各年级可根据本年级实际自定题目。时间:由级组安排,期中考试前后各安排两个专题)
4、学法指导: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备好、上好两节学法指导课。
5、竞赛活动:开展“看谁学习进步大”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
6、评比检查:
(1)开展师生评学评教活动,学生评喜欢的老师和课,教师评学风好、学风进步大的班和学习态度转变显著的学生。
(2)严格执行“建德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检查项目之六——学风的要求,加大学风检查评比力度。
(3)除继续做好“建德之星”的检查评比外,还要在年级开展学习进步奖、学习希望奖等活动。
7、严肃纪律:(1)从速从严处理课堂违纪、考试作弊、经常不交作业或经常抄袭作业等行为。(随时发现随时处理)(2)对学生要求不严,管理不善,学生(或家长)时有投诉及发现学生问题不及时向级组长、班主任报告的教师,及时进行个别教育、公开批评,严重的调整岗位。
8、互教互学:建立课余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互教互学活动,使学习基础差、有困难的学生,在友情的影响下激发起学习兴趣和信心。
五、有关要求:
基本原则:“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面通力配合,共同将这件事情做好。
1、政教处总负责此次活动,各处室、年级、科组共同配合,全体教师齐抓共管。
2、学生团、少先队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他们检查评比工作的能力、责任和态度。
3、各年级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年级的实际,制订出本年级相应的措施。
4、各教研组分别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根据自身情况,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设计出受学生欢迎的课。
5、学风建设的成效以学习风气是否得到改善、学习品质是否得到提升、考试成绩是否得以提高作为最终的考核检验标准。
总之,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育机制,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争创素质教育实验校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