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建艺术幼儿园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RSS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
爱建艺术幼儿园 2015.12.03 ?次阅读

上海市托幼机构、小学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试行)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无相关疫苗预防。做好托幼机构、小学消毒隔离工作及儿童个人卫生是降低本病传染危险的关键。
一、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在做好日常消毒隔离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各项工作:
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及时去医院就医。患病儿童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后方可入托、入园和入学。
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保健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对入托、入园和入学儿童加强全日健康(医学)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在校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 ,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
4、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
5、教室和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场所应辅以机械通风。
6、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详见正确洗手要点)。
7、每日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8、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二、发生手足口病后的具体消毒要求如下:
1、食、饮具: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2、小毛巾: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3、生活用具、玩具、桌椅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
4、书籍:阳光下暴晒。
5、患儿的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6、患儿粪便、尿液:收集患儿粪便,稀薄粪便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加2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成形粪便可用20% 漂白粉乳剂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或加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ml混匀放置2h。
7、便器:0.2%过氧乙酸或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需完全浸没便器。于使用前,使用清水冲净残留消毒剂(坐便器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8、患儿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后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9、患儿产生的垃圾:用双层垃圾袋收集后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版权所有 © 2007-2023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爱建艺术幼儿园
网站管理 统计
页面缓存:2023.10.01 1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