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
|
科目
|
参训对象
|
项目
|
分值
|
备注
|
|
师德与育德能力领域
|
班级(年级、团队)管理实践
|
班主任
年级组长
团队教师
|
1、 贯彻“两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或主题班会及教育反思1份
2、 年级、班级、团队工作计划、总结、家访、个别学生帮教等完成情况
3、 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有反馈表
|
全部完成
0.2分
|
|
|
4、 班级(年级、团队)在校级及以上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
5、 班级(年级、团队)实务管理交流稿、经验总结及其他育德研究成果
|
至少完成一项
0.1分
|
|||||
师德建设和教师人文素养
|
全体教师
|
6、 参加区(校)师德建设理论学习(讲座、辅导等)或自学教育理论的出勤记录、心得笔记
|
0.2分
|
班主任须完成其中任意两项0.2分
|
||
7、 参加经典阅读、文化考察、才艺展示、人文知识学习的心得笔记、出勤记录、考察资料留存
|
0.1分
|
|||||
8、 公开课或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材料
|
0.2分
|
|||||
教学能力领域
|
聚焦课堂,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
全体教师
|
9、 学科教学渗透“两纲”精神专题研究成果1份
|
0.3分
|
每学期至少完成0.3分
|
|
10、学科教学渗透“两纲教育”的教案1份
|
0.3分
|
|||||
11、教学研讨交流材料
|
0.3分;
|
|||||
12、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
|
校级0.3分,区级以上0.5分;
|
|||||
13、指导学生获奖证明(区级及以上)
|
0.3分;
|
|||||
“相伴成长”教师互助活动
|
全体教师
|
14、《“相伴成长”教师互助成长手册》
|
0.2分
|
以学年度申请
|
||
教育科研领域
|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全体教师
|
15、结合实践谈谈对自己适用较广泛的学习理论
|
0.1分
|
必须完成0.5分
|
每学期申请须达0.5分以上
|
16、参加科研讲座、参与科研交流、发言
|
出席:0.1分;发言:0.1分
|
|||||
17、初任教师——完成一篇反思性的经验研究
初级教师——完成一篇有质量教育教学案例或叙事研究
中级教师——围绕有效教学开展以学期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
高级教师、区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区级以上课题,按区高级教师研修班及骨干教师要求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
0.2分
|
|||||
18、任一科研文章(充抵15、16、17项未达0.5分者)
|
0.1分
|
|||||
19、已成功申请区级及以上课题者提交阶段性或终结性的研究成果
|
0.5分
|
|||||
20、本学年度内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
0.5分
|
|||||
21、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评比活动获校级及以上奖励
|
0.5分
|